前文说到了,最近记的时间账本。本文继续回到心理咨询的范畴。继续移情部分的内容。
情结与移情
如果咨询师自身有个人英雄主义,喜欢当“救世主”,则可能与移情者一同陷入情感漩涡。这样咨询关系就会发生质变,这是需要严加防范的。
咨询室的救世主情结,我见过最经典的案例,应该是最近的《女心理师》中,杨紫扮演的角色,有救世主情结,会过多的进入来访者的生活。
![](https://img.haomeiwen.com/i8300115/93a96dbd73339752.jpg)
在咨询中,这种情况是不许出现的。就我来说,我不会这样做。因为太累了,平常事情太多了,大多咨询师都没心思的关注到你遇到了什么。
都是普通人,来来往往,为了碎银几两。日常生活都累得不得了了,哪有时间关注这么多。就目前看,我是利益导向的人。
不会过多的涉入来访者的生活,因为这太累了,不符合职业规范。成本高,付出多,没有收益,我不会做。
在咨询过程中,如果把访者对异性咨询师产生正移情,咨询师不必害怕,应当婉转向对方说明,这是心理咨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但这不是现实中正常、健康的爱。
心理咨询中可能出现的正移情,咨访关系是一种不对等的关系。不是正常健康的爱,是一种特殊环境,特意营造下的情感。
出现这种情况,大概率就会转介,拒绝。爱情的花朵在萌芽中,就被掐灭了。如果明知道是拒绝,是没有结果,还有多少人会心甘情愿、不遗余力的付出。
咨询师要有策略地、果断地、及早地进行处理,如果咨询师觉得自己难以处理移情现象,可以将来访者转介给别的咨询师。
![](https://img.haomeiwen.com/i8300115/652e40abade242c2.jpg)
移情与权威期待
在心理动力学看来,移情的发现与处理是心理治疗的核心人物。
弗洛伊德曾说:“移情决定了精神分析治疗的效果。”作为移情的治疗作用,弗洛伊德在其《精神分析纲要》中,提出随着移情的出现及其处理,精神分析会出现两种积极变化:
其一,如果患者把分析师看做自己的父亲或母亲,那他就会把他的超过控制权交给分析者,而分析者作为“新超我”出现,就有机会对患者实施再教育;
其二,一旦移情发生,病人就能充分且清晰地展现其重要的生活经历,这对心理分析的进展帮助很大。
“新超我”是什么意思呢?首先解释超我,超我是弗洛伊德提出的经典理论,代表一个人身上父性、权威、社会适应,道德良心和自我理想的那部分。
例子是,本我说,看到黄金我想要,超我说那是别人的,你不能抢。本我说,我好喜欢那个帅哥,我想跟他发生点什么;超我说,那是别人的老公。
在心理学上有个非常经典的罗森塔尔效应,成长中,这部分父母和周围人的期待形成了,一个人成长身上,一个人身上重要,超我的那部分。
![](https://img.haomeiwen.com/i8300115/97cabf2bf0bb3eed.jpg)
一句话说:如果你对一些人赋予强烈的期待,这份期待就会奏效。罗森塔尔做了一个实验,在一所小学里,做了一次智力测试。
随机把A组的同学跟校长说,这部分孩子更有天赋,更有潜力,最有发展前途,把B组的同学说这是普通的同学。
8个月之后,情况发生了神奇的变化,A组的同学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更为外向,自信心、求知欲也在变强。
就此,罗森塔尔提出了一个词叫做“权威的谎言”。认为他对于校方来说是权威,校方对学生来说也是权威。
将“你最有发展前途”传递到实验者身上,最终这些学生果然变成了这样的人。有意思的是,学生并没有得到明确的语言信息,而是通过老师的情绪和态度影响他们。
之前,在小白鼠身上做了一个实验,得出了同样的结果。发现权威的期待可以有强有力地影响人或者动物。
对个人来说,最原始、最重要的权威就是父母。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作用甚至可以达到神话的级别。
![](https://img.haomeiwen.com/i8300115/63256fa0a6f3ed37.jpg)
周围人期待我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之前没有观察过,以后对这方面,要有更多的觉察。看自己,看自己在关系里的表现,看对方,看到对方的期待,渴望和需要。
关系中的呈现,有了觉察就会看到一个人生活中的重大经历,是怎么影响他的,是怎么让他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的。
部分观点来自《心理咨询基本功技术》岳晓东,谢谢您的欣赏,欢迎留言咨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