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题目,我不常用,太官方,太规整。这是个多元化的时代,我想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赶赶时髦装装嫩卖卖萌,以示自己还没老[呲牙]谁要是敢在这个时候用我的年龄打我的脸,就要好好摸摸自己的心肝儿脾肺肾[得意]
两个因,一个因材施教,一个因势利导。每个人都知道因材施教,却常常教科书般的用同样的方法对待不同的人处理不同的问题。人人也都知道因势利导,却常常处理起问题来简单粗暴攻击性强。特别是心理咨询和教育中,做不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会出现很多问题。恰好有三个很具代表性的女生咨客,又恰好年龄相同,就举例说一下,我是如何因材施教,如何因势利导的。
三个女生我们不防称其为ABC,大家都知道,我们对咨客负有保密义务,但为了学习、研究、分享、探讨,可以分享案例,但要隐去身份。三个女生今年都是15岁,两个上初三一个上初二,数学考个位数,总体成绩倒数,没有信心,防御性强,三分钟热度,撒谎,脾气暴躁,亲子关系紧张等。
由于孩子年龄小,思想容易跑偏。所以我不赞成他们以心理咨询的名义来到我身边,我不希望他们对自己有这样的认知:我的心理有问题。如果有了这样的认知,她会更加朝这个方向发展。这些孩子往往又不是自己认为有问题想解决问题,而是父母或亲人的安排。恰巧我办辅导班,我会让这样的孩子以补课的名义,到我这里补课的同时,进行心理疗愈,双管齐下。这三个女生都是这样来到我身边的。
女生A的爸爸在心理学公益课堂陆续跟了半年的时间,将孩子的情况向我做了介绍,除一些共性问题,孩子在校的人际关系很差,没有朋友,拒绝参加任何补习,家长怎么劝都不听。我说可以跟她谈谈,了解情况决定对策。很多时候,不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一味的提要求,孩子不听便被定义为叛逆,实际上,这本身是很自以为是很武断的。A父听从我的建议,把孩子托付给我。他是那种给人第一印象很好的人,性格脾气很符合中国传统对正人君子的定义,人谦逊有礼,中规中矩。
第一次见到A母女,几乎是A母的一开口,我已经明白了默不作声的A身处怎样的痛苦之中,这让我心疼不已,同时又痛心不已。请原谅我强烈的情感,事实上,现今的我已学会克制。初始我常常感受到来访者的情绪,情不自禁心疼的落泪。
那么,让我们看一下A母,A母精明干练,防御性强,负能量强,弓着身子四处张望,大眼睛充满警惕,而对A有不自控的绞杀,这种绞杀当然是以爱的名义。落座后,她自顾自说开了,满腹牢骚,全是对A的控诉。当她介绍孩子的情况时,评价是负面的,情感是厌恶的,情绪是烦躁的,焦虑的,但又表现出相当的无可奈何,一副孩子不可救药的样子。那么给我的感受是,这个孩子的到来是不受欢迎的,她并不爱她,甚至厌恶她。烦躁的无可奈何在向孩子传达:你看你,自己的事情处理不好,还要让我陪着你丢脸。这所有的情绪都在传达:恨不得杀死你。
A,让我来说说A,这个我见犹怜的女孩。这个面容姣美的女生,长得很像林黛玉,也同样拥有黛玉一般楚楚可怜的气质。正是这样一个美丽的少女,却驼着背,低着头,不敢看人。一看到她这个样子,我的心里说“天呐,宝贝儿,你是忍受了怎样的伤害背负了多重的负累活到今天的。”
我情不自禁左手握住她柔弱的大臂,右手运了力道拍她的驼背。大家不要轻看这个动作,这个动作可以给她传递力量卸下防御释放压力,当然并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完全改变,还要配合很多方法。当然,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用身体去感受她的防御机制。
A在听她妈妈说话的时候,一直弓背坐着,沉默不语,没有明显的情绪反应。似乎,她已经习惯了妈妈这样毫不留情面的介绍和态度,也已经对这样的命运毫无抗争的意愿。当然,在听她妈妈的叙述时,我不只关注她妈妈的状态,更暗暗的关注着她的反应。当发现她毫无反应的时候,我有更深的担心。如果一个人,自己都不求生,任何人都没有办法帮她。
所以我没有像教科书或同行们说的,耐心的听她妈妈介绍情况,因为她的每一句打击性的评价,都是刺在孩子心上的刀。而是果断的打断了她妈妈,适时的接过话题,将对话转移给了A。
“嗯,妈妈已经大致介绍了情况,A,能跟我说说你自己的想法吗?”
“补课。”A听到我问她的想法,懦懦向斜侧方歪了歪头撇了撇嘴,简单的只说了这两个字。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父母做了工作,她既然走出来了,不管情不情愿都要这样说。二是知道面对老师该说什么,装也要装下去。
“嗯,好。只要你想补课,我们就根据目前的成绩,制定个补课计划。不用怕,老师和爸爸妈妈会帮你,会跟你一起想办法。有时候在你们心中很大的问题,或许放在老师和父母这里都不算问题。重要的是我们一起面对,一起想办法。”
她给了我一个“嗯。”
考虑到她妈妈的状态和对她的态度与评价,我相信她的心里话是不会对妈妈讲的,遇到任何困难烦恼也不会向妈妈求助,只会自己一个人死扛。我又接着对她说“有时候妈妈忙或者照顾妹妹顾不上你,你有任何想法或困难,都可以跟老师讲,老师会尽一切努力帮你。知道吗?”
这时看似一潭死水的A一边“嗯。”一边情不自禁流下眼泪来。由此我明白,关于妈妈照顾妹妹这部分,她有伤害。很多二胎家庭有类似情况,详细情况我有计划写一篇“捣蛋的老大懂事的老二不应是二胎家庭的标配”
看到她流泪,我有些哽咽,只要还有情绪出来,就有得救。我立刻要求她妈妈好好抱抱她,但她妈妈表现出极度的厌烦和不情愿,最后在我的要求下,勉强抱了抱孩子。为了弥补她,我站起来,像抱自己的女儿一样将她搂在怀里安抚。
后来在一次跟她妈妈单独的交流中,证实了我的感受:妈妈不爱她,不欢迎她,绞杀她的事实。这个孩子足月生产,出生时体重不到四斤。她妈妈说就不想要她,怀孕时也不吃饭。作为她的同龄人,我的女儿今年14岁,我很清楚一个妈妈爱自己的孩子潜力有多么巨大,那是可以克服任何障碍的力量。
但这些只能放在我心里,要想帮助她,必须帮助她妈妈,让她妈妈爱上她。想让她妈妈爱上她,先要卸下她妈妈的防御,打开她的内心,让她从只关注自己的私人世界走出来。在订了补课计划,确保每天都能与A接触后,我要求她妈妈每周见我一次。
亲子问题要家长孩子共同参与,才能事半功倍。只有孩子参与,事倍功半,甚至很容易功亏一篑。那么这里又有一点我与很多同行做法不一致的地方,普遍的做法将心理咨询/治疗当做技术使用,而我恰恰认为术是低层次的,爱和道才是更高的层次。没有爱做基础,给出任何方法都用不好。当作技术使用时,就会死板教条,就会要求全家一起咨询,不能分别咨询。我认为只有解决了每个人的个人问题,才有利于重建关系。所以初步我会让他们每个人单独跟我见面,这个时候,每个人内心都集聚了很多负能量和对亲人的负面评价,这些负能量和负面评价对亲人和关系是一种伤害,留在我这里比较好,不需要亲人继续接收。单独见面需要我帮他们将负能量消除,注入正能量。
等到时机成熟,再安排一起咨询,重建关系,事实上,每个人得到成长以后,重建关系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