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07-30

2018-07-30

作者: 兔子先生在这呢 | 来源:发表于2018-07-30 23:46 被阅读0次

济南街头的书报亭你被写在我的文字里

曾几何时

济南街头的书报亭伴随了多少人的成长

从5毛涨到1块的《齐鲁晚报》

3块钱一本的《故事会》

最爱看的《读者》《意林》

标题最能忽悠人的《知音》

......

昨天,突然在朋友圈刷到了李大姐的消息,她开在洪家楼十多年的报摊要撤摊了。一个不大的小摊,寒来暑往的立在了街头。几年前,在一次等公交车的漫长过程中,我无意之间的瞥见了这个小小的报摊,那时候的报摊已经是混杂着卖东西了,除了齐鲁晚报参考消息等报纸外,还有一些很时尚的周刊,不是明星八卦就是穿衣搭配,当然还有香烟饮料和小百货。

那次买了一瓶水和一本故事会,就和李姐慢慢熟络了起来。李姐说,刚开报摊的时候,还是很挣钱的,那个时候智能手机还没有现在这么普及。早上的公交站,等着上班的年轻人,晨跑或买菜回来的老人...都会在书报摊上翻看自己喜欢的报纸和杂志。

先前的济南街头书报摊(亭)还是很多的,有的在街的拐角处,有的在老法梧的树荫下面,还有的是李姐这种撑起来一个大大的布制遮阳伞,放在了洪家楼公交站的后面。

“现在报纸都没多少人买了”,XX街的书报亭老板老张说,“也就年轻人买几本时尚杂志,年纪大的呢会偶尔买份参政消息来看看国家大事”。老张的亭子是墨绿色的邮政亭,门口挂了一个手写的牌子,上面写着:饮料,烟酒四个字。虽然亭子不大,但是老张还是把东西归置的妥妥当当的。就是烟酒糖茶的东西放的多了,报纸书刊的位置就被挤压的没多少了!

“政府没给要租金,不然哪能撑得下去啊”,老张不停的重复自己还在坚持的原因,除了租金不用担心外,自己的这个书报亭还成了附近老人们摇扇纳凉,下下象棋  听听广播的“歇脚点”,“我这还能给他们的老人机充充话费”。

济南这座城市发展是很快的,每一个在济南的人,不论是本地的,还是异乡的都在经历和目睹着它的进步与蜕变。城市的节奏变快,人们的节奏也在变快。匆匆而过的脚步,离不开手机的低头族......  人们很少再能慢下心态,在等车时看几眼身边的书报摊(亭)了。

“就是现在看书的人少了呗”,“速食阅读”,“时间碎片化”。从刘阿姨口中的说出的新潮词让我很是惊奇,阿姨对互联网的新词知道的可真不少。阿姨在给我讲起她的书报亭的趣事时,眼中总能看到光。在向她问起如何看待逐渐消失的报摊(亭)的问题时,她的态度就坦然了许多。她觉得,纸媒咨讯的逐渐削弱是不可避免的,现在的报摊(亭)也在慢慢转型,有的从单纯的售卖报纸书刊变成了小型的杂货铺。有的就直接关门,留了一个不太好看的背景在街上。刘阿姨在对这些关门的书报摊(亭)感到惋惜的时候,又向我讲起了她自己想的改造计划:“老济南不能没有这个书报摊(亭)”,“多多少少都得有吧,这是咱们这个地方的文化气息呢”,“我要做一个共享式的书报和茶饮咖啡的结合体...”。我仔细咀嚼了一下,刘阿姨是想用深夜食堂的那种形式,给都市里晚归的人点一盏温情的灯吧。

济南的书报摊(亭)慢慢的消逝在了我们的生活中,谁也不知道,那个街角,那个公交站牌的后面,那个学校的门口,还有没有人因为情怀而坚持着,他能递给你一份《齐鲁晚报》,能换给你一堆零钱,能指给你一条道......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7-3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joq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