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踏上一片新的土地,远远看去,有几行歪歪扭扭的脚印。顺着脚印走罢,但不行,被人踩过了的地方,反而松得难走。只能用自己的脚,去走一条新路。回头一看,为自己长长的脚印高兴。不知这行脚印,能保存多久? 无论它能保存多久,终究是自己走的路。
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话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句话出自鲁迅的作品《故乡》,在原文的最后一段出现。作者通过这句话,是想要表达“我”怀着深深的失望与痛苦的心情坐船离开故乡,但“我”并不因此消沉、悲观,而是寄希望于未来和下一代。
据说这句话还影响了阎肃老师当年创作《西游记》的片头曲《敢问路在何方何方》。
而现在很多人把它改成“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想要表达的则是:不管什么时候,哪怕前方没有路,只要自己肯走,就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也指群众能够开拓/破坏的力量,把没有路的地方,都走出一条路来。
时下年轻人刚刚进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一定要有尝试的勇气,不要怕犯错,不要怕试错,我们的成长就是在不断地试错纠错中蜕变完成的,这就是成长的代价,这是成长不可或缺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