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废墟在身外,繁华在心中

废墟在身外,繁华在心中

作者: 想要七秒的记忆 | 来源:发表于2018-08-01 15:46 被阅读0次

时间这东西仿佛会变戏法,转瞬间老旧而古朴的四合院变成了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略显狭窄却饶有韵味的胡同小巷变成了平坦宽阔的柏油大道。但总有一些人对那四合院,那胡同念念不忘,那是怎样的一份眷恋,这种情感是时间无法抹灭的。陈凯歌的《百花深处》中的冯疯子就是这样一个宁愿活在记忆里的人,任时间如何变换着这个世界,他的心灵只归属于百花深处(冯以前的家),即便那儿已成废墟。导演拍摄手法运用娴熟,用含蓄的象征,巧妙的音画设计以及情感满溢的音乐让影片深入人心。

含蓄的象征。象征就是一种情感的外化。冯脚上的北京布鞋,布制、纯黑,简单到极致却饱含着他作为一个老北京强烈的地域情感。冯的兰花指,小拇指只轻轻一翘便击中了人心最柔软处。那是京剧中的一个经典动作,冯对京文化的爱可谓深沉而热烈,以至很自然地将其融入生活之中。“搬家”时冯从泥土中找出了原先挂在房檐上铃铛。他不停地絮叨着铃铛被风吹时是多么好听。其实,那已锈迹斑斑的铃铛正是冯以前在百花深处美好生活的象征,而他的絮叨无疑是对往日的怀念。当铃铛再次叮叮当当时,家已不再,只剩追忆。

虚实相生的音画设计。回忆本是虚的,而对于冯疯子而言,老屋的一起都历历在目。当搬家公司的伙计手中空无一物,佯装搬动金鱼缸时,我们,不,是冯听到了鱼缸晃动时的水声,当一个伙计一时分神没有保持动作时,他听到了最珍爱的花瓶落地时的脆响,看到了花瓶碎成一块一块。而碎的又何止是花瓶,更是这个老北京的心。这样的一虚一实看似很滑稽实则让我们有和冯感同身受。当他拎着唯一可证实他诳语的铃铛,欢天喜地地向废墟奔去,一座有动画呈现的华丽梦幻的庭宅大院出现在我们眼前。还有那富有北京地方的色吆喝叫卖声,放鸽子的声音,那便是冯似真似幻的百花深处,冯最熟悉的百花深处。这一虚是美的,而现实却是残酷的。虚实的对比不免叫人心酸。

感情色彩浓郁的音乐。影片开头便是中国古典宫廷乐,为影片宣扬保护传统建筑,传统文化的主题奠定了基调。搬家时旋律再次想起,以悠悠的笛声为主以鼓辅之。凸显冯心底的欢喜又有伙计们的般名贵物品时的紧张。当花瓶碎了时,鼓声隐去只剩笛声幽幽和冯的哭声一起教人为之揪心。最后冯向家奔去时,笛声又起,像冯对老屋的怀念绵长不绝。

  现代文明像一条贪婪的蚕,一点点地蚕食着古老的传统文化。冯疯子对老屋刻骨铭心的记忆就是对现代文明的无声质疑。任万世变迁,任人是物非,这份情感,外人若是不懂,就是疯癫。我们生活在快节奏的所谓现代社会,我们缺的也正是冯的这份情感,这份疯癫。或许我们真应抽出一点时间打捞那些失落的珍贵。

相关文章

  • 废墟在身外,繁华在心中

    时间这东西仿佛会变戏法,转瞬间老旧而古朴的四合院变成了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略显狭窄却饶有韵味的胡同小巷变成了平坦宽...

  • 《在废墟》

    《在废墟》 / 我的脚下, 每天, 都在踩踏着自己的生命。 他们⋯⋯ 及它们⋯⋯ 死去的, 未曾断气的, 空气, ...

  • 心中决定身外

    我活着是眼、耳,鼻,舌,身,意先到,但是不怕,也不急,随后有心跟上,做判断、选择就好。 眼晴肯定比心...

  • 新房,在废墟之上

    这是一条临街的道路,之前也经常路过,最近再来,全是砖头瓦块,尘土飞扬,挖掘机隆隆作响,一片拆迁的繁忙景象。 路过这...

  • 在废墟中崛起

    堆积如山的废墟零乱不堪, 总被人们当做垃圾不起眼。 同时也被看做是悲观失望和感叹! 谁曾想一棵小草在废墟中成长? ...

  • 在废墟上重建

    从“且行且珍惜”到“往后余生各自安好”....... 悲欢离合 这就是生命和情感的真相。 你以为的美好, 有一天轰...

  • 《在废墟中起身》

    你看见崩坏以前 黎明泛起的曙光 事物一定要被狠狠地摧毁 才能从废墟中站立起身 降落吧,大雨之中 看见所有灵魂的狼狈...

  • 唯心所造

    在心中建立一座宫殿 心中便有宫殿 在心中搁置一片废墟 心中便有废墟 在心中洋溢欢乐 心中便是极乐 在心中埋满忧伤 ...

  • 在废墟之上行走

  • 梦在废墟上建立

    梦在废墟上建立 一个梦倒塌 一个梦建立 呐喊声 像车祸一样凄厉 一个人睡去 一个人醒来 婴儿的睡眠 拦住夜的恐惧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废墟在身外,繁华在心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jrr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