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宁说,不爽不是痛点,恐惧才是。做产品,要解决的是用户的恐惧。
罗振宇就是紧紧抓住了人们对「知识匮乏」的恐惧,提供一种「我懂了」的感觉,让人们消除恐惧,获得自信。很多人听完罗振宇的演讲之后,是会有满足、会有自信的,仿佛又能抬头挺胸做人,自己比别人懂得更多了,知道了「小趋势」、知道了「反共识」了。

获得自信的方式有很多种,「掌握知识的错觉」是其中一种,但是却不长久。
《太医来了》其中一期批评了云南白药牙膏。云南白药牙膏号称可以治疗牙龈肿痛、牙龈出血,但是实际上是加了止痛药以及止血剂。这样可以让患者感觉不到牙龈痛,以及牙龈出血,但是实际上,牙龈肿痛、牙龈出血很可能是因为牙龈发炎或者病变而导致的,表面症状被掩盖之后,患者反而不会去看医生治疗牙龈的病变,导致病情恶化。
经常看《罗辑思维》或者类似知识类产品的人,会有一样的问题,知识的焦虑消除了,获取真正知识的动力也消除了,不自信得不到根治。
实际上,对知识应该形成良好的偏好:
自我实践总结 > 论文 > 教科书 > 科普 > 流行读物 > 书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