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歪科普 | 牛郎织女七夕会,喜鹊搭桥秃了头

歪科普 | 牛郎织女七夕会,喜鹊搭桥秃了头

作者: 专家头条 | 来源:发表于2017-08-27 15:58 被阅读0次

▶  七夕,我们要讲一下牛郎织女。

起源&版本

牛郎织女的版本其实很多。

比如织女回天上去一段,这一段其实挺关键的。

有说天帝捉回去的,有说王母捉回去的,也有说织女自己想办法弄回了羽衣飞回去。在织女怎么弄回羽衣的,王母天帝为什么要捉织女的情节上,又有非常多的分支。

我比较喜欢第三种版本,这个和牛郎藏羽衣的情节对应,上下文看起来比较顺,织女一个好好的神仙,被藏了羽衣,被迫留下来,怎么后来就恩爱得非得王母捉她回去才行?

前两种脸谱一样,太板正了。

但是研究这个故事的很多喜欢织女被迫回天庭的版本,因为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反映了劳动人民对自由爱情的追求”。

按照织女自己回去的版本,这个故事就被学界划分成“天鹅处女型故事”之“沐浴系列”,天鹅处女型的故事,在世界各地的传说中都能找到。

刘守华说:“男子以窃取羽衣的手段强迫成婚,乃是抢亲习俗的象征性反映。女子寻得羽衣即飞去,包含着女性对母系氏族或部落生活的留恋。”

安徒生故事《沼泽王的女儿》,也有天鹅处女的元素,这个故事太好看啦!

说起来沐浴,当时建国前,每到七夕,到处都要演《天河配》。为了吸引观众,很多戏就都着重演偷衣服一段。

据说李万春的鸣春社在庆乐戏院演出《天河配》时的广告特别言简意赅,就叫“带电影,有仙女洗澡”

有妖精洗澡

建国之后,这个戏被改革,有了挺大的变动,大张旗鼓洗澡的情节自然没了。

我们熟知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课本的《牛郎织女》,是叶圣陶1995年改编的,牛郎听到织女找衣服,就主动把衣服还了她,俩人还聊天,聊着聊着就决定一起过日子了。

这个故事里面,王母的形象自然十分恶劣。在这之前的很多版本,其实王母的形象有很多是很温情的,有说是觉得女儿过得不好才接她回家,或者也有说织女穿羽衣逃的时候,被牛郎威胁,呼救惊动了王母,才拿簪子划了条河。

叶圣陶的改编影响很大,此后牛郎织女故事的版本很多都是以此衍生。

回头看一下这个神话的起源。

目前较多观点认为,这个神话的萌芽在先秦,形成在汉晋,成熟于唐至明清。

在先秦时代,牵牛、织女被看做两组星。

从早期的文学作品来看,虽然有时候大家会把这俩放一起提,并且这名字看起来就男耕女织的很配,但是并没有实锤证明它俩有爱情关系。

气氛有点微妙的尴尬

一般认为是从东汉《古诗十九首》中,牵牛与织女开始有爱情关系了,而且这诗一上来就很自信,说得跟真的一样: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濯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后来又有说法,战国时代秦国的简书《日书》上记录“取(娶)妻”的忌日:“戊申、己酉,牵牛以取(娶)织女,不果,三弃。”

意思是是:戊申、己酉这两个日子,不适合迎娶,因为是这是牵牛迎娶织女的时间,牛郎织女没能有结果,如果在这日子娶妻,丈夫会三次抛弃妻子。

这就说明战国时代当时牛郎织女的传说恐怕已经很广。

但是也能看出来,这时候牛郎织女的故事看起来不是那么吉利,七夕还被看做是凶日。

凶日

大概是从西汉开始,牛郎织女“无果”这一点慢慢被淡化,一年一度的“重逢”被强调,慢慢七夕就变成了良辰吉日,跟爱情有了关系。

七月初七

至于为什么牛郎织女要在七月初七相会。

因为七这个数字跟人类的生死繁衍关系很大啊。

比如古代正月初七的人日节。根据《荆楚岁时记》、《北齐书·魏收传》、《太平御览》等等的说法,女娲创世的时候,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人的生日就是正月初七,这一天大家会吃七种菜煮成的羹汤,剪纸人儿贴起来或者戴头上。

上帝:一个问题,周日不应该休息吗?

而且七也和死有关,比如流传到现在的为死者做七的习俗。

所以两个七的七月初七,意义就很大了。

牛郎代表农耕,织女又代表纺织,这俩在一起能拿下七月初七是很合适的。

喜鹊搭桥

牛郎织女相会有个关键的事,喜鹊搭桥。

我们前面引的典故里也能看到,在故事的最初版本里,是没有鹊桥这一意象的。

所以是后来,有人把喜鹊强行加入的。

问题来了,为什么要拿喜鹊去搭桥?

民间的版本有说是因为老牛死后把自己的肉喂了喜鹊,喜鹊为了报恩,每年七月七日搭桥渡二人相会。这是传说。

喜鹊偷吃了什么你们要这样对待它?

有学者说,因为喜鹊是阳鸟,是报喜讯的鸟,而且是爱情的象征,大家很崇拜它,所以它们要被用去架桥。

这个说法非常主流。

但是其实这个解释不大经得起想,喜鹊是报喜讯的鸟,你们又爱它,就不能绕着牛郎织女飞一飞好了吗?搭桥很累啊。

再说代表爱情的,比较吉利的鸟很多啊,天鹅还大些呢,为什么要拉喜鹊来。

牛郎星和织女星距离大概有16光年,按照喜鹊平均体长45厘米来算,喜鹊单排搭个桥,算下来,据说得有三十四亿亿只

所以我比较支持《风俗通》的说法:“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也。”

就是说什么呢,七月份的时候,喜鹊的头会突然秃掉,不知道什么原因。

正好这几天牛郎织女要见面呢。

大家就说,喜鹊怕不是去搭桥被踩秃的吧?

这个说法很好,充满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光芒,并且有理有据,毕竟七月份正是换毛的好季节。

欣赏一下秃头照 ,注意看头(图片来源于鸟类网)

顺便来八卦一下喜鹊。

喜鹊的拉丁名为Pica pica。看起来还是很萌的。

皮卡皮卡?

不过喜鹊一点都不软妹,特别能打架而且智商高。

我们知道著名的“镜子测试”,这个测试是盖洛普小戈登在1970年提出来的,就是给测试对象一面镜子,然后通过一系列测试,看它能不能知道镜子里是自己。

喜鹊是目前唯一通过了镜子测试的非哺乳动物。

爱上自己

与喜鹊亲缘关系最近的,是乌鸦。

乌鸦和喜鹊这俩挺有意思的,乌鸦的形象,有一个从“吉”到“凶”的变化,喜鹊的形象,反过来,有一个从“凶”到“吉”的变化。当然也不是全“凶”,但一开始,它往往有凶吉的二重寓意。

这只是一个大致的趋势,另外还有很多南北人民对喜鹊乌鸦喜恶区别的研究,有人就此指出搭桥的可能还是乌鸦。

有学者指出,到了唐代,喜鹊开始大范围地被视为吉兆。而且大致就是从唐代开始,“喜鹊”二字正式开始联用。

这个转变让人感觉十分吊轨。

夏炎教授提出来一个解释,说是因为,汉魏之际黄河中游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所以当时应该到处都是喜鹊,而且都该干啥干啥,没什么必要去跟人类亲近,比较野生,人对喜鹊的普遍认知是:鹊巢高筑在树上,疏远人类,成鸟群体数量巨大,且鸣叫声嘈杂。这是喜鹊凶兆观念形成的重要因素。

唐代的气候由寒转暖、森林退化,野生动植物种群减少。“由于失去了高大树木的依托,只得寻找一些稍低的树木筑巢。在这种环境变迁的过程中,喜鹊逐渐与人居相接近,其亲人的习性开始凸显。

大家多处处就有了感情,还有人特意在庭院中种植树木,引喜鹊前来做巢。

这边又绕回了鹊桥,鹊桥元素的定型,就被认为就是在唐代。

因为现在能找到的有关鹊桥的史料,一条是白居易《白氏六帖事类集》卷九所引《淮南子》的一条佚文“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另一条是旧题唐韩鄂撰《岁华纪丽》卷三所引汉代应韵《风俗通义》中的一条佚文“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但是两条佚文的原文,没有人见到过,并且从两汉时期现在能看到的资料来看,也没其他人说过鹊桥的事。

而且这两条汉代佚文都是唐人转载的。

大家就微微一笑,仿佛明白了什么。

所以有学者推测,两条佚文中的鹊桥传说很有可能是唐人结合自身的时代特色,在原有的牛郎织女故事的基础上添加的元素。

那四只牛蹄子和四只脚踩上去肯定会秃啊

加上前面的解释,有可能是这样的。

唐代大家很爱喜鹊,老在屋檐下面飞来飞去,怪可爱的。

突然有几天,正好是七夕左右,喜鹊无缘无故地头秃了。

鹊和人都有点尴尬。

那大家就很善良地解释说,一定是给牛郎织女搭桥,被踩秃了吧。

(大雾)

商务合作请联系 toutiao@ckncloud.com

相关文章

  • 歪科普 | 牛郎织女七夕会,喜鹊搭桥秃了头

    ▶ 七夕,我们要讲一下牛郎织女。 起源&版本 牛郎织女的版本其实很多。 比如织女回天上去一段,这一段其实挺关键的。...

  • “七夕”情话

    一 七夕时节雨涟涟, 牛郎织女分两岸。 天地无情爱无限, 喜鹊搭桥来相见。 二 岁月...

  • 七夕,愿天晴

    小时候,妈妈说七夕是牛郎织女见面的日子,喜鹊会搭桥让他们两人见面,我们兄弟姐妹几个都会天真的认为七夕的晚上,天下所...

  • 七古      七    夕    相    会

    人在咫尺不相见,日昼心酸苦凄凄。 喜鹊搭桥通天河,牛郎织女会七夕。 吴刚捧出桂花酒,嫦娥拿来嫁妆衣。 但愿有情常聚...

  • 叹七夕

    春走秋来七夕近,秋风掠树蝉鸣紧。 牛郎织女鹊桥会,蝉鸣凄切人心溃。 天有喜鹊搭桥渡,地无寒蝉回头路。 ...

  • 《七夕》五律

    一年一七夕 牛郎会织女 喜鹊忙搭桥 只为情两栖

  • 七夕

    文\繁华 如今通讯颇新潮, 牛郎织女网上聊。 昨夜七夕又相会, 何许喜鹊再搭桥。 七夕 文摘今日头条 年年岁岁复今...

  • 又见七夕

    今天七夕节啦,大雨哗哗下了大半天,喜鹊们都去给牛郎织女搭桥了吧,精心为我们家哥哥准备的七夕卡片和礼物! ...

  • 离情

    七夕又至 银河泠泠 牛郎织女难逢 喜鹊搭桥助相会 月朦胧 诉说衷情 相思泪雨 洒落人间 真情人难永恒 悠悠心事谁能...

  • 过七夕

    小时候听说七夕时,有喜鹊搭桥,就看到一群喜鹊飞过;又听说,夜间在葡萄架下能听到牛郎织女说话,就忍着蚊虫叮咬蹲了半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歪科普 | 牛郎织女七夕会,喜鹊搭桥秃了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jzb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