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念去来、岁月如流,徘徊久、叹息愁思盈。去年倦寻路程,江陵旧事,何曾再问杨琼。
想起这些年来种种,岁月如流水,不免久久徘徊叹息,愈加愁绪万千。宦游多年,已倦于打听前程。难忘江陵旧日情事,也不曾再去寻访当初意中人。
绮寮怨
上马人扶残醉,晓风吹未醒。映水曲、翠瓦朱檐,垂杨里、乍见津亭。当时曾题败壁,蛛丝罩、淡墨苔晕青。念去来、岁月如流,徘徊久、叹息愁思盈。
去年倦寻路程,江陵旧事,何曾再问杨琼。旧曲凄清,敛愁黛、与谁听?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何须渭城,歌声未尽处,先泪零。
译文
昨夜宿酒未消,上马尚需人扶,清晨的凉风也没能把我吹醒。一路但见红檐碧瓦,倒映曲曲流水中,忽然看见那垂杨掩映的渡口驿亭。当年我曾在此壁上题诗,如今却见挂满蛛丝,淡淡墨痕已被青苔晕染得模糊不清。想起这些年来种种,岁月如流水,不免久久徘徊叹息,愈加愁绪万千。
宦游多年,已倦于打听前程。难忘江陵旧日情事,也不曾再去寻访当初意中人。想她仍应唱着凄清旧曲,愁眉深锁,可有谁知音?我曾终日持酒相对的故友啊,倘若她还在,也一定明白我最易动情。何须唱起那送别的《渭城曲》呢,只怕歌声未尽,我的泪水已潸然零落。
赏析
这首词流露的感情来说,应该是作者重回故地,在离开时突然看见过去自己与情人分别时的津口亭馆,所激起的对情人的深切的思念之情。
“上马人扶残醉,晓风吹未醒”,晓风即晨风。从“残醉”和“晓风”两句可以看出词人通宵饮酒,直到天亮。周词中词人不仅不知道谁人扶上马,而且吹不醒,可见词人醉酒的浓度和深度,不可破除。
“映水曲、翠瓦朱檐,垂杨里、乍见津亭。”这里要注意“乍”字,一个字透出很多惊讶来。猛然间看见了柳荫中的渡口亭馆,它坐落在水流曲折处,绿瓦红檐,特别醒目。“乍见津亭”惊醒了词人的醉意,也唤起了词人的记忆。
“当时曾题败壁,蛛丝罩、淡墨苔晕青。”意为多年以前,曾在津亭的墙壁上题词,现在墙壁已经破败剥落,蛛丝笼罩,墨迹淡化,苔晕青青。这引起词人很大的伤感。
“念去来、岁月如流,徘徊久、叹息愁思盈。”“去来”,指不停的奔波,时间好像流水一样飞逝而过。
“徘徊久、叹息愁思盈”,意为年去岁来,时间好像流水一样过去,在此地徘徊留恋,叹息声声,有满怀的愁思。
这是上半阙,写思情。先写自己通宵饮酒大醉,由乍见津亭念及败壁题词,勾起自己对往事的回忆,渐渐明白醉酒之因。但是还不是很明显,对往事的回忆只是由津亭,也没有明确怀念对象,留下感情线索,在下半阙展开。
“去去倦寻路程”。“倦”字写出词人的倦怠之情。“江陵旧事,何事再问杨琼。”这里用杨琼代指自己的情人。江陵旧事,指他们过去的情事。“何曾再问杨琼”,何曾即不曾,暗示不见情人的踪影。自己不停的奔波行役,情人不见,只留下无穷的遗恨,自己再也没有机会与情人一起回忆过去的情事了。
“旧曲凄清,敛愁黛,与谁听?”回忆与现实交融在一起。旧曲,应该是词人与情人当时听到的歌曲,即是下文的“渭城曲”。昔日离别时,你我共听凄清的离别之曲,你听曲子时因愁怨而敛眉的样子还在眼前,但是现在我与谁共听?
旧曲,是诗人徘徊所闻,也因之想起以前已情人分别时的场景。既展示现在又回忆过去,既再现了当日情人的感情,也展示了自己的苦苦相思。
“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意为词人孤独一人在河边徘徊,旧曲萦绕,、挥不去情人当时的样子。
“何须《渭城》,歌声未尽处,先泪零”,渭城之曲,即是过去同听,又是现在独闻;泪零既是当日离别之泪,又是今日相思之泪。在曾经离别之地,对一个“倦寻路程”的人来说有多少身世之感,直是催人泪下。
总之,这首词先写醉酒,然后由乍见津亭和败壁题词虚写离别,而后由思及离别而叹息徘徊,上片写及思念但是感情想对疏缓;下片写出思念对象,自己和双方的感情,以双双泪零作结,感情达到高潮。最后一句亦今亦昔,很是巧妙。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44686/4c91fcd009098f8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