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发展的太快了,作为七零后的,又是农村人的我来说:“真的是拼尽所有,仍旧被这个时代甩的咧咧切切切,追不上潮流,撵不上型势”。但必经人已到中年,对于名呀、利呀、也就看淡了,平安稳托的暂时生活着。不过仍然能够向着自己想要的生活砥砺前行。而现在的90、00后却不同,他们敢去消费,敢花明天的钱来享受当下或者是来满足无休止的欲望。
我们公司去年后季到今年为止,先后招了三批人员,其中就有,这三批80、90、00后的几个被分到我住的宿舍。我清楚的记得第一批90、00后的年轻人,是在2017年七月份,刚来时每人都带着一部半新不旧的智能手机,我印象特别深刻。
这几个年轻人,在公司没上几天班,有几个都又换了三、四
千圆以上的Vivo,OPPO,HuaWei.等。当时我很好奇,他们从那里弄的,后来才听说工业园区的步行街手机店里都推行零抵押分期付款卖手机
由于在一个宿舍住,对他们的一些生活习惯比较了解,他们除了上班,下班后要么就窝在宿舍打游戏至深夜一两点钟,要么就去揪集几个去小店嗨吃嗨喝一顿。就这样打发着时间,熬过了几个月,也总算把分期付款的手机还清,同时也到了离开公司的时候了。后来听说没付清的最后被手机店家老板起诉了,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到家里找他们父母执行追款。
第二批来的年轻人,可能是网吧老板介绍来的,来的时候有的也是带着好的智能手机,有的只带了手机盒子……里面只有手机卡、充电器、充电宝以及手机适用说明书 。看来是在网吧上网,欠网费后手机被网管扣下了吧?祥情我也没去寻问。但从他们的生活状态与他们拿的这些高大上的手机来看是有点与自己的能力不大相配。这批年轻人最后都没上够两个月班,就被网吧老板叫走了,集体离职。
第三批来的年轻人,其实与前面两种年轻人没啥区别,最让我感到特别的是他还参与网络赌博才开始我还以为他们只是打打游戏玩玩而已,谁知道听他们主管说,那是在赌博。挣的工资是月月光,没钱就找带班的借。一来二去就养成了,借上个月的工资(还没到发工资的时间)来娱乐当下。
其实我总结了以上三批年轻人的消费观念无非就是花明天的钱来及时享乐以达到自己的虚荣和攀比心。从来也不思考所购之物是否与自己能力或者是工资收入相匹配。
最近在网上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农村女大学生由于借贷太多,自己又没工资来源,还不上了。最后债主们一波一波去到她家里问她妈妈要钱,而究竟在外借了多少钱她妈妈也不知道,最后只因抗不着无名的债务的压力选择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现年只有四十来岁。后来听说,其实这个大学生借贷只是平时买点零食和包包 ,服装之类的东西。
让孩子们从小受点委屈,有点挫折并不是什么坏事。养成敦厚坚苦朴素的习惯是很有必要的。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两则消息:一个说有个女大学生想通过校园贷拿身份证拍裸照贷款,结果不但没贷到款,还被人家给骗走了一万多元钱了。事情是这样的:“贷款方说,你还向我要钱,我还要向你要钱呢?要不然就把你的裸照爆光到网上去。就这样骗走了这位女孩一万多元。”另一个是一男大学生为了追求自己心怡的女生,控制不着自己的虚荣心消费,购买与自己能力不太匹配的物质生活。如:网贷分期付买苹果手机、高档名牌服装、去五星级餐厅请客吃饭。这一切无休止的与自身不相匹配的消费,导致网贷公司天天威胁逼债 ,借身边最好朋友的钱也没能力还,就连在校食堂的最基本的生活费也没有了而又不敢给家里说,最后无耐选择了自杀来寻求解脱。从这一件件的残痛的实事提醒90、00后的年轻人:校园贷,网贷以及分期付尽量别碰。控制自己的欲望消费,延迟自己的需求消费,只消费与自己相匹配的消费。其实把控制不了自己的消费欲望,关键在于虚荣心和攀比心在作宠。
在这个大众都用眼睛能够看到的物质多寡、好坏成度,来衡量人的价值观的时代。最容易被这个时代所诱惑,而迷失自我。那么接侄而来的就是欲望、虚荣心、攀比心,促使着买买买无休止的消费。最后就养成了刷信用卡网贷、分期付、等怪现象。许多不成器的年轻人就是从这儿一步步背负起重债,最终适自己和家人余生过的很是凄凉。
那么要是让余生能够安度晚年,提前向年轻人灌疏:远离网贷,校园贷,分期付等。减少或消除负责,延迟消费,这些观念也许有点帮助,因为余生很长。
延迟消费,远离网贷,校园贷,消除不良的负责能使你的余生游刃有余,反之可能使晚年凄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