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以后
小时候,在学校最盼望的事是,什么时候放学,放学后去干什么。这些年过去了,每每遇到学习课,培训课,心里最关心的还是什么时候结束,什么时候放学。似乎自己永远在盼望放学的路上。当我从连云港退学的那一年起,至今天已快九年。这一路颠颠撞撞,东西南北,一直在盼望放学,也一直在去上课的路上。似乎永远也在赶路或去下一站的路上。
就这样,我走啊,停啊,又出发,也不知道自己该去往何处。至今天,我再回首往日,回首往事,想着路过的高山大海,人潮迭起的城市,发现自己有些疲惫了。是真的疲累了。人生短短百年光阴,一直在路上,何处为家,家又在何处?想想又有些怕。
世间事,最怕但是。而我又是一个有那么多但是的人。说句惹人厌的话,平生最厌二书。一是讲成功学的成功书,二是让人喝汤的心灵鸡汤。不为别的,只是觉得古往今来的道理都被古人说透了,说尽了,今人再讲无疑是班门弄斧,自取其辱。在这里面,我可能忽视了一个点,说道理的那些人都去了地下,但道理总得有人讲。不能把古人从地下抬出来继续讲,那太幼稚了!也毫无敬祖之德!换句话说,都是出来混饭吃的,总得让想活着的,活的更好的继续活的精彩。上天不仅有好生之德,亦有成人之美。
我只是对自己太失望罢了,听了三天成功学,奋斗史。也在惋惜,那些道理,曾读过的书里都有,也在纸端写了那么些年的道理。也只是在纸上读读罢了。若有人注意,会发现,讲成功学的只讲成功学,到处讲,到处宣扬,也可以名利双收。喝心灵鸡汤的人只喝鸡汤,不管是酸的甜的辣的咸的,都只管下咽。我认为二者皆不可取,讲成功学的人未必真的成功,喝鸡汤的也未必壮实。
说来说去,成功者也无非是那些已经成功了的人。古人早有一将功成万骨枯之言,时过境迁,众人只记得少数的几位成功者,更多数人,在岁月长河里归于尘沙。这或者也是消极之言,因为每一个人还是希望成功的,希望自己这一辈子过的再好些。我们每一个人从少年,从青年,从中年,再到老年,无一不是为一口吃食。有人自己吃的饱,还能把多出来的吃食分给别人,有人自己永远吃不饱,还总希望别人再给他救助些。更有人永远吃不饱,还无动于衷。我想第一种人根本不需要成功学之类的东西。成功学是说给后两者听的。讲成功学的人也大抵出于后两者中。我有些不明白的是,曾几何时,讲成功学也可以有饭吃,且吃的很饱。那些在我们上学时天天读的吾当一日三省,被别人认真抄过来,再卖给我们,还让我们感激涕零。想想又觉可惜。
至于老师讲的日本人稻盛和夫,他所坚持的,所写的书里,你会发现好多道理似曾相识。因为我们的老祖宗在过去一直写,人家把我们老祖宗写的东西认真学习后,再贩卖给我们,顺便还从我们这里带走了不起,伟大,圣人之类的溢美之词。我有些哀。为我自自己,也为众人。凭什么,说来也无非是好学。古人没纸在雪地里练字,冻的双手发青,握不住笔。今人有纸有笔有暖气却不愿多写一字。两厢一比,也无话可说。
看到众人踊跃参与,积极互动,真羡慕这种气氛,众人都醉都兴我独默,也与氛围不搭,说来惭愧,这些年过去,我还是喜欢众人中沉默,世人都知众人嚷嚷皆为利来,众人熙熙皆为利去。然众人看破不说破,还能认真学习。这很厉害。这得需要好多好多的成功学历练,熟知的狼道,厚黑学,人性的弱点,之类书必定读过。还有一本演员的自我修养也应该有人涉猎。都入戏了,很不错,若人人能有此觉悟,此家公司明日之成就不可预测!
最后,我有一个问题这几天一直在脑海里思索–-这群从巴彦淖尔出来的庄稼人,是如何把一个卖书的公司,带到今天有已经有一千人的集团。直到昨天今天听到公司的几位创始人的精彩演讲。我豁然开朗。尤其是王总的演讲,我感悟颇多。正如中共的创始人们一样,都是有大魄力的卧龙。二十年筑一剑,可掀山,可覆海,也可顶天,可立地。
粗略感悟也就这些了,望上述于情于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