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黄山第六站——水墨宏村
宏村古村落(古民居)位于安徽省黟县,始建于北宋,至今800余年,是皖南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落,保留着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是世界上第一次将民居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
初见宏村,确实很水墨。
徽派民居,鳞次栉比,白墙黑瓦,马头墙翘角飞檐,高低错落,黑白写意。
田园池塘,充满灵性。村前一湖,为南湖,湖中一座小小石拱桥,似彩虹,若明月,横跨水面,与村落连接。
从村外池塘一面看过去,房屋倒映水中,水中便有了粉墙黛瓦,波光潋滟,疏影横斜。那水、那墙,那瓦,那桥、那倒影,像一幅剪影,又像一幅水墨画,置身其中,婉约、典雅、宁静,让人心醉神迷,仿佛来到画中。
村中有一池塘,名曰月沼,半月形,如一块明镜,映出日月天地和黑白村子,让颜色在水的晕染之下呈现出朦胧的情态,如同书写于素淡白绢的水墨画卷,只待世人静赏。
走进宏村,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一栋栋深宅老屋,让人如同走进岁月深处的旧时光,可以重温那些沉睡的老故事。
如今,经过岁月洗礼,事物不同风物犹在,那些繁华与沧桑,似乎都在转瞬之间消逝,却留下一段深邃的历史。
我们去南湖书院,去深巷老宅,一遍遍地感受悠久历史所留下的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这里的建筑,边边角角都写满精致,无论房屋构件如廊柱门楣、窗棂漏窗,还是日常物件如桌椅几案、文房用具,随处可见雕塑的灵动身姿,用“巧夺天工”来形容最贴切不过。在华夏文明近乎覆灭的危急时刻,作为文明重要载体的安徽世家大族以逃难的方式来到这群山之中。他们或许不曾想到,这种意在维系家族繁衍的本能行为,对文化的承继与发展却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于是,有了“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社会风气;有了“一村之中不染他姓”的宗族秩序;有了“千年之冢,不动一抔;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丝毫不紊”的传家奇观。我们能够来观瞻体悟,也是幸运之事。
我们漫步宏村的每条小街窄巷,青青的石板路,古旧的老院子,斑驳的砖瓦墙,脑里不自觉涌起戴望舒的《雨巷》 ,幻想一个撑着油纸伞的姑娘正朝我们走来,不过再无孤独与忧伤,而是一脸的宁静,唯有精致与美好!
这个古旧老村特别让人喜欢,我们反反复复,三进三出,在老院子凉棚下午餐,去悠闲居看花,到家庭手工屋品尝特产。湖边,桥上,小巷,院墙下,我们时时驻足停留,看看景,拍拍照,时刻不忘把自己的倩影也定格进去。
不仅我们,这里的古风遗韵,也引得无数画家和摄影家一展身手,年轻的学子,更是随便捡一处地就痴痴地画上一整天,忘了饥饿寒暑,湖畔、河边、院墙下、古树旁,处处可见他们专心写生的剪影,他们也成了画里的风景!
宏村的美,要细细品味。傍晚时分,月沼的红灯笼亮了,这里的夜景,淡淡的,不像别的古镇那样轰轰烈烈,惊天动地。我们只静静地在古村行走,周围的老房子、小巷子都显得格外的幽静,我们不喧哗不拍照,只细细体悟古人在建筑这些房子时的良苦用心,也许他们并非为了后世传名远扬,仅仅是为了生活方便,给子孙留下家的所在和温馨,所以他们的设计很务实,建筑就不说了,村内村外,人工水系的规划设计相当精致巧妙,家家有引水沟排水沟,将室外清清流水引入家中,取之淘米洗菜煮饭,然后再将之排入月沼和南湖,哪里的水饮用,哪里的水洗衣,都有讲究,所以村沟里的水都很干净,或许以前还可以直接饮用呢。
宏村,真的很特别,一墙一瓦,一砖一石,都写满岁月痕迹。
宏村,真的很特别,四周山色、粉墙青瓦的古建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外加南湖和月沼,真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长卷,不愧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广告词“水墨宏村绘丹青,南湖石桥画中生”,一点没有夸张,这里的确处处是画,处处是诗。
这里,也是奥斯卡获奖影片《卧虎藏龙》外景拍摄地。村外的南湖桥,正是李慕白牵马走过的桥;村中的月沼,是玉娇龙点水而过的地方。
这里,或许真的有我们向往的生活样子,当你厌倦浮华喧嚣,不妨到这个古村走一走,去南湖边坐一坐,梳理一下思绪,清空那些恼人的杂芜,只单纯地把自己沉入这浅淡的水墨画里去浸染,任它山重水复,也终会柳暗花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