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最早的用几笔简单的线条,抽象的记录画面,到有了相机。从傻瓜机到各种专业相机,画面从简单的记录到能够几本模仿人眼的关注角度,看得到侧重点。三维的世界在二维的画面上也能展现。
我想上等的记录,是能用二维的画面记录下瞬间的思想。一张照片有了生命,是因为背后的人文力量,思想的高度,和情感的震撼力。上上等的记录,不仅仅是记录下了瞬间,而在那瞬间的生命之上,增加了一个转换,有了dynamic,或是对比,像是两个空间和时间交错分布在了同一个画面。画面总是静止的,但却让人的大脑里像安装了一个切片一样,切换着不同记忆,感觉,境界。
想象你走进一个展览馆。大厅正中展示着一副作品,是一张一张的白纸,由细绳吊着,纸的横截面组成了一个波浪的造型。波浪是生活,白纸是一天一天的日子。每一张纸就是生活的一个横切面,每一张纸高度的微调,和渐变,会让这整个作品看起来是一个波浪。摄影或许是只能拍摄那样一个横截面而已。若是,能够拍下 一整个波浪,就像是在所有纸中间横穿而过一根连着线的针:小时候穿过的纸头是记忆黄,中间的纸头是乳白,年老的时候穿过的纸头微微泛着水墨青。有没有一张照片能让你的大脑完全处在潜意识状态,随意穿行在记忆黄,乳白,和水墨青?或许,这样的画面,只有在我的脑海里才能完 整呈现。我没有看过inception.我猜,那或许是通过影像的方式具体化了那样一种时间和空间的穿梭。观者是一种被动的角色。而摄影不一样,因为画面的二维性质,让观者的大脑主动的去体验那样一种穿梭。
摄影跟生活很像。我们总在寻求一种印象。生活的印象,照片的影像。我们取的都是一个横截面而已。生活很长,很宽,很有内容。不管是印象还是影像,我们都在试图用一个横截面去浓缩一个宇宙的宽度,深度,和广度。然后,由这个浓缩了的精华去刺激我们的大脑,再去走一遍那被概括了的时间,空间,光和影。
这是我想象的更上等的记录。记录生活。生活是一个无比漫长的过程。几年,几十年,一辈子。无论人生多么惊涛骇浪,生活终究是由一天天平淡无奇的日子组成的。现在的我,若是要用一张照片来概括或是描述“生活”,会是什么呢?(我舒服的坐着,阳光洒在身上,手里抱着抱枕和书,下巴搁在抱枕上,懒懒的睡着。)第一感觉的画面会不会就是你对生活的感觉?或许是心里最想要的生活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