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原来我一直一蹶不振,是它在搞鬼

原来我一直一蹶不振,是它在搞鬼

作者: a01fa2c8135b | 来源:发表于2018-02-14 16:09 被阅读0次
    原来我一直一蹶不振,是它在搞鬼

    我们可能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驯象人从来不把大象拴在大树上,只把它用细绳拴在小竹竿上。许多人很难理解小小的竹竿怎能拴住力大无比的大象呢?原来,在象很小的时候,它就被拴在上面,小象虽然拼命挣扎,却无力逃脱,最后终于放弃了努力,并形成一种思维定式:这竹竿是无法挣脱的。渐渐的,象虽然长大了,却再也没有想过如何挣脱竹竿。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象小的时候已经习得了“自己再怎么挣扎也挣脱不开”的结果,带着这种认知当它处于一个新的环境时反而不会去反抗了。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在1967年提出了“习得性无助”的理论。

    他曾做过一个实验。把狗关在笼子里,蜂鸣器一响起就给以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不出去只能被动承受。多次重复后,蜂鸣器响起,在电击之前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往外逃反而在电击之前就先倒地抽搐。

    这就是习得性无助:本能主动去躲避坏的结果,却绝望的选择等待痛苦降临。

    这个理论在我们人的身上同时适用。当我们在某一件事上接连的失败,我们会形成再怎么努力也没用的思维定势。

    做一件事时抱着“努力就会有成果”的想法,当信念被最后失败的结果打败时,会产生“努力无望”的消极态度,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当我们跑步的时候,跑到一定距离就开始感觉疲累,腿像灌了铅,你在心里对自己说:不行了,跑不动了。然而快到达终点时你反而能激发出更大的能量,跑的比刚开始更快。这是为什么呢?

    1924年生理学家阿奇博尔德·希尔提出自己的推测,当运动员的身体第一次想放弃的时候,其实他们还远远没到自己的身体极限。

    不是我们“不行,不可能”,而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怪圈。跟“我一定要试试”相比,说出“我不行”似乎更简单些。

    既然知道了什么是习得性无助,该如何克服习得性无助?

    1.慢慢积累成功感。实验表明:成功更能激发人的潜能。先给自己订小目标,在一点点进步中形成“我可以”的认知。

    2.不轻易对自己说“不可能”。给自己机会去尝试改变自己的处境。

    3.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理性的分析造成失败的主客观原因,不盲目的把所有错误归结到自己身上。

    4.正确的认知习得性无助。勇敢面对自己的困境,不妄自菲薄,也不轻易自我否定。

    怀疑自己的能力,跟成功的设想相比更怕失败的恐惧,成绩不好认为自己智力不如别人,不会讨好别人认为是自己情商低。。。。

    习得性无助就像是住在心底的魔,顺着它你可能安慰着自己浑浑噩噩度过一生,一事无成。克服它,你也能成为披荆斩棘的英雄,更加潇洒从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来我一直一蹶不振,是它在搞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kpe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