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柔克刚,以弱胜强
——记一次打架事件的处理
古罗马人认为儿童的“心灵深处没有恶的污点”,但跟孩子打交道的成人恐怕不会这么认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损人利己是由思维自我中心化导致的,然而等他们的思维发展以后,“恶”就会自动去除吗?抢夺、撒谎、攻击……面对这些,严令禁止、重述规则、让孩子道歉有用吗?除了这些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心理学依据在哪里?
案例描述:A为三年级学生,B和C是四年级学生且为同班同学。某日午饭后,B冲进A的班级中欲打他,C在班级门外。奈何A较擅长跑步,B追而不得又引起班级一阵轩然。班干部将情况立即告诉班主任,待班主任到来B和C已经撤离现场。三年级班主任旋即联系四年级班主任,共同处理此事。
查清原委:四年级班主任首先找来B和C进行沟通,问明情况,得知起因是A和C在前一天的体检中同去卫生间过程中差点相撞,略有摩擦。次日,用餐时恰好相遇,A冲C做了鬼脸,C理解为是一种挑衅信号,于是喊上同学B一起准备给A来一个反击,以解内心愤愤不平之气。恰好,B个性冲动,非常好斗。煽风点火,一碰就着。于是上演了B到A班级追逐的一幕,好在并为发生正面碰撞,也未引起伤害。
处理经过:
老师:看出来了,你们三个人之间是有故事的,愿意讲给我们听听吗?(温和的态度让学生始料未及,不是劈头盖脸一顿教训,而是以倾听的视角来了解事情原委,学生自然可以娓娓道来。)
B和C讲述过程,A适时补充。
老师:
教育反思:禾河隼雄在《孩子与恶》中说到:“ 单纯排斥恶,会招来更大的恶。”作者并非是要美化“恶”,而是希望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等教育者,在面对孩子身上出的“恶”时,能够有更多的思考,分析“恶”出现的根源是什么?孩子的诉求是什么?这样,或许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帮助孩子。作者不是在教我们去助长孩子的恶,而是让我们在教育孩子不能行恶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些东西是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有些孩子秉性好斗,教育就是对其天然秉性的摩拭过程。打磨有法,教育是走心的工作,更是一件技术活。因材施教,知彼解己是一条重要法则。对学生的了解是顺利开展班主任工作前提,而“知彼解己”的前提,是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前提,是倾听。倾听他的心声,理解他的动机,他才能在交流中理解老师的初衷和期许,方可达到教育目的。
学生之间发生争执的时候,他们欠缺的正是用心地去倾听,都以自己为中心,认为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奋力地为自己去辩解。争执不下,加强个性特点使然,矛盾的出现也就顺理成章了。故,无论是老师对学生,还是学生之间,知彼解己是化解矛盾有效沟通的前提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