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渠道漏斗公式,渠道 = 流量 x 转化率 x 客单价 x 复购率。
各种公司的零售招式再千变万化,其实从根本上都是在这四个方面提升效率。而所谓的“新零售”,就是更高效率的零售。
二、拆解一下小米的“新零售”。
1、流量
提高流量,就是让进店的人流变多。
过去的小米之家开在写字楼里,针对米粉;现在小米于选址对标快时尚品牌,在核心商圈,快销时尚人群。
快时尚品牌—高频消费品。小米打法:低频变高频—充电宝、手环、耳机、平衡车、电饭煲,各种各样。虽然每样都是低频消费品,但将所有低频加在一起,就变成了高频。
2、转化率
转化率,就是进店后有多少人真的会买东西。
小米产品多,但品类都只有几款,注重设计感、品质,产品易成为爆品,更能带来巨大的转化率。选择通过大数据来安排优先销售线上被验证过的畅销产品,比如米6手机、手环、电饭煲,以及当地人群的偏好来选品。
三、客单价
客单价,就是如何让用户单次购买更多的东西。买了小米监控摄像头,再买个路由器,监控数据就可以保存在路由器硬盘上,再买个电视,打开家里的电视,就可以监控办公室的情况。如果你还有个小米手机,旅行中拍的照片,家人在电视上就能实时看到。等等等等。我都动心了!
这种产品间技术上的关联性、协同性,甚至仅仅颜值上的一致性,都会提高连带率。
4、复购率
怎样才能让买过的用户再来买?一直来买?
小米把零售全渠道从上到下分为三层,米家有品、小米商城,和线下的小米之家。米家有品有20000种商品,是众筹和筛选爆品的平台;小米商城有2000种商品,是小米自己和生态链的产品;小米之家有大约200种商品。
用户在小米之家购买商品时,店员会引导用户安装小米商城的APP,他下次就可以通过手机购买,在更全的品类中选择。
这就是小米的“新零售”,其本质还是在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上分别提升了效率,最终做到了27万每年每平方米的坪效,仅次于苹果的40万,是其他手机店的很多倍。
三、思考。
还见过哪些属于“新零售”的商业模式吗?它的本质是在哪个环节提升了效率呢?现在正在美发店烫头,边烫边学学五商。本来只想来烫个头,进门一看烫染5折后价格,898-1298元,这个客单价不低啊!看来我贫穷限制了我的想像力。我假装冷静的说看下产品介绍,顺便指向便宜产品,指一个对方就会说很贴心地说不适合我的发质。并不断推下说今天冲值2000元送200元,我卡里2年前的禅洗估计还剩下3/4,又来复购率,不来。冷静如我边洗边冷静想想自己需求,只想烫,染了不到1月。还好以前充值是个5折卡,卡里还有钱,直接选择1298烫。润老师课让我能在商家套路中保存实力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