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自青年时代开始,就信奉道教。15岁(开元三年、公元715年)青少年时代的李白,就观奇书,作诗赋,学剑术,好神仙;19岁游成都,击剑为任侠;25岁初孤身出蜀,在江陵遇见著名道士司马承祯,这位司马道人夸奖他有"仙风道骨"。因而李白自慰:"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见《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赋《大鹏遇希有鸟赋》以鸣志。从此,他便"仙药满囊,道书盈箧。"向往"羽化骑日月,云行翼鸳鸯"的神仙境界。开始他"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的道教徒生活。就连他入京都"供奉翰林",也是由唐玄宗的妹妹、女道士玉真公主和太子宾客贺知章的推荐,才如愿以偿的。
贺知章也是当时道教中的重要人物。他在长安道教道观紫极宫会见了李白,读李白的乐府《蜀道难》,大为惊讶,对李白的才学大加赞赏,称他为"天上谪仙人",李白因此自号"谪仙人"。也有人认为李白进京供奉翰林是著名道士吴筠的推荐,过去一直沿用此说。1981年李宝均先生在《文史哲》中著文作了否定。不管怎么说,李白的确曾向吴筠学过道,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他们二人交情很深,也是确信无疑的。
此外,李白39岁那年冬天,与参军元丹丘同往隋州学道于著名道士胡紫阳;天宝三载(744),44岁的李白被"赐金还山",离开长安后,先去安陵(河南鄢陵)找盖寰道士为他书写《道箓》,即从祖陈留采访大使李彦允,请北海高如贵天师于齐州(宋升济南府,今山东历城县)授《道箓》于紫极宫(老子庙),李白才成为一名真正的道教方士。他在《草创大还》诗中自称:"抑予是何者?身在方士格。"李白还送他家居湖北安陆的妻子许氏夫人去庐山,向女道士李腾空(李林甫女儿)学道,足见李白到中年时,仍很迷信道教。
道教南宗丹鼎派,是讲究炼仙丹,求长生不老的。李白热衷于求仙访道,采药炼丹。炼丹是要有资本的。一要财力,二要体力。李白年轻时二者都有。他自己曾说:"炼丹费火石,采药穷山川。"(《留别广陵诸公》)“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他游遍了当时大半个中国的名山,至少有一半目的是为了求仙访道,采药炼丹。"(引自郭沫若《李白与杜甫》第144页)李白自称:"倾家事金鼎,年年貌可新。"(《避地司空原言怀》)炼丹必须用铅。
据史料记载,古秋浦的清溪之滨有产铅的历史。因此,李白之所以来游秋浦,与秋浦出产炼丹原料﹣﹣铅有一定关系。这在他的诗文作品中,也可得到印证。李白在《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中说:"尝采姹女(汞)于江华,收河车(铅)于清溪,与天水权昭夷服勤炉火之业久矣。"
作者这句话,给了我们提供了两个信息:一是,秋浦的清溪河一带,唐代就出产可供炼丹的铅了;二是,李白当时在秋浦炼丹,不是他一个人单干,而是已经有权昭夷等道友和他合伙干了,且合伙干的时间已经不短了。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李白在秋浦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一个炼丹基地。这个"基地",就是今天池州市贵池区里山六峰山百炉庄遗址。
——摘自丁育民《诗仙九华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