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客体关系之梅兰妮•克莱茵》第六次课程备忘

《客体关系之梅兰妮•克莱茵》第六次课程备忘

作者: 浅浅清如许 | 来源:发表于2016-03-18 23:36 被阅读91次

    浅浅清如许

    《客体关系之梅兰妮•克莱茵》第六次课程备忘

    克莱因晚年重大的理论贡献

    梅兰妮·克莱因1955年在日内瓦国际精神分析大会上,提出了关于“嫉羡与感恩”的相关理论,并在两年之后(1957年)撰写了她晚年重要的理论著作《嫉羡与感恩》。她通过自己多年的研究指出:嫉羡诞生于婴儿早期,并直接指向早期的部分客体。它作为一种原始的和根本的情绪,是死本能的最初表现。这是克莱因儿童心理发展动力学的基础,也是她一直重视的爱与恨的情感表达在生本能与死本能动力观的扩展。在偏执-分裂样位相中运作的嫉羡是精神病理的强力因素,而在抑郁位相中运作的嫉羡则是神经症性人格的基础(恐惧与空虚以及内疚性补偿)。

    婴儿从母亲那里获得爱、照料和食物及关注会激起两种不同的反应,从而形成了嫉羡与感恩的两个朝向:

    l爱的满足性反应——感恩

    满足与焦虑的内在处理能力

    好客体的持续灌注与有效边界所形成的有益内在客体

    投射与内投的过程中的内在资产和重建内投

    l恨意的冲动——敌意与嫉羡

    恨意与焦虑的内在处理的失败形成的施虐与攻击冲动

    被贬低的内在体验与持续的焦虑体验

    《客体关系之梅兰妮•克莱茵》第六次课程备忘

    人生一切的痛苦都不过是你内心深处最孤独的声音!为什么,我们会感到孤独并由这孤独生发出那么多的悲苦喜乐?“随意而安,知足常乐。”短短八个字道出了人心善乐的根源!因为不满足,因为想得到,所以才会在一次次失望乃至绝望的煎熬中消解了心灵中善意的养料,而让汹涌的恶龙一次次的咆哮,狰狞了心相,狰狞了我们看向世界的眼睛!

    恐惧,是导致我们走向邪恶的又一个内因。我们是弱小的、不自由的,我们的心总是受到各种各样的制约:紧张的关系、有限的物质、不一样的家庭背景、哪怕是突变的气候,都会让我们的心产生波动。“自由的美,在于不留痕迹。”(克里希·那穆提)在无止境的恐惧中,在我们因为焦虑而急切的想抓住每一根救命稻草的时候,我们的心已经失去了方向、失去了爱的能力!

    在我们遭遇困苦的时候,常常会觉得自己是这世上最不幸的人,无论是选择反抗还是沉沦,都是无可指责的理所当然。可就在这看似天经地义的怨怼中,我们折断了自己生命的羽翼!面对同样的考验,不是所有的人都执着于抱怨命运的不公,人生的选项从来都是由自己去填写!没有谁天生就有义务满足你的欲望,哪怕是你的亲生父母也不能!所有人生施与我们的富足和缺憾,都只是为了让我们的生命变得与众不同,是我们自己,把所有的不完美看成了生命中无法跨越的鸿沟!每个生命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所以真的不必因为他人的否定和贬斥而自怨自艾!当我们的心里充满了太多补偿的渴望,我们就再也不可能摆脱灵魂的破洞去创造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当心灵缀满了沉重的伤疤,如何还能拥有追寻梦想的力量呢!

    《客体关系之梅兰妮•克莱茵》第六次课程备忘

    一个时时充满缺失的母亲养育的孩子,是不幸的!母亲的心智从某种程度上会很深的影响孩子心智发育的水平,一个沉溺于补偿缺失的焦虑的母亲,会轻易的把孩子带入病态依恋的泥淖,让孩子失去主动寻找(一切)的能力,从而重复上演施虐与受虐的戏码!也许我们最需要警醒的,是我们的内心是否会常常极度的渴望什么东西,而无法获得之后我们又把自己汹涌的力量投向了何方?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眼光是否太过犀利了,我们总是以貌取人以偏概全自以为是吗?这种隐形的力量常常被我们忽略但却会让我们陷入巨大的破坏欲之中!

    作为父母,不是自己,而是经由孩子,去实现某个想要的目标,是另一种形式的补偿。特别是心灵纤细、承受力差、孤独的孩子,就算是父母不说,他也已经被那个散发着耀眼光芒的“金苹果”给锁定了,成人再追加一个目标,他会被自己的焦虑情绪给压垮!父母最需要做的,不是再次强化预先设定的目标,而是要告诉孩子:生命的美好与可贵,都蕴藏在人生行走的路上,你可以勇敢的去发现它、感受它、欣赏它!在前进的路上,无可幸免,一定会遇到很多艰难险阻,但我们不必着急,也不要急于放弃,作为万物之灵,我们拥有超越于其他生物数十倍的智慧,只要坚定的往前走,我们终有力量战胜它!有了这样的信念,我们的意志力才会发挥作用,它会帮助我们战胜贪欲、排除执念,于惶然的迷茫之中找到人生奋斗的支点!

    T与小舟的谈话令人向往,黑森林的故事让孩子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我常常听到很多母亲说:“我从小就给孩子买了很多书,也给他念了很多故事,可为什么他的语文成绩就是上不去!”功利心,是被挤压在社会竞争的夹缝中无法喘息的现代母亲最难绕过去的一道坎,为了适应大众习惯接纳的安全之路,我们不自觉的舍弃了了包括我们的孩子在内的最具生命价值的审美的力量!我们变得人云亦云,没有自我。我们粗糙的活着、忙碌着,很少以安静心专注的去陪伴孩子,以浓浓的爱意去响应孩子。孩子幼小的心灵是多么的敏感,父母亲每一次情感的游离都躲不过孩子的细微的观察,而每一次由衷的赞许都会让他欣喜若狂!

    《客体关系之梅兰妮•克莱茵》第六次课程备忘

    嫉羡、嫉妒与贪婪

    l嫉羡是一种愤怒的情绪,另一个人拥有的享受某些我所欲求

    的东西要强烈的夺走或者毁灭它

    l一种更为原始的冲动,产生于部分客体时期

    l它是纯破坏性的,其目标是摧毁所爱和所羡慕的客体

    l不只以贪婪的方式进行抢夺,而且还会把坏的东西放入母亲的体内,主要是坏的排泄物或自体坏的部分

    l性质是破坏性的,实现方式是投射与投射性认同

    l4800岁案例:部分客体已经无法进行有效的整合,而投射性认同是最大的阻碍整合的潜意识运作机制,她的恶超我,持续以投射性认同的方式阻碍她建立一种必要的信任和安全的关系并以持续的幻想性防御进行潜在的嫉羡基础上的原始攻击

    “不要成为情绪的奴隶!”我不记得是谁说过这句话。人的一生,是不断的与情绪对抗再最终达成和解的一生!所有的情绪都只是一种表象,投射的不过是我们内心种种的欲望与挣扎。我们想掌控情绪,但情绪却被内心汹涌的洪流拖拽得七零八落!如果仅仅是羡慕,那有何不可?可是嫉妒、怨恨,却犹如心头的毒瘤,隐藏在灵魂的深处隐隐作痛。原始的破坏性的冲动源于无法看清的狭隘和贪婪,觉察自己的情绪以及情绪背后的根源,勇敢的面对和接纳它,才有可能消解它濒临崩溃的疯狂!

    你心里是什么样的,你看到的也就是什么样的。什么时候心里的河流平稳了,情绪也自然归顺了!

    《客体关系之梅兰妮•克莱茵》第六次课程备忘

    [位相与嫉羡

    l在偏执-分裂位相中,好客体和坏客体之间的分裂是内投好客体的必要前提

    l嫉羡不仅攻击好客体,而且通过投射和分解,使它成为坏客体

    l对好客体的内投将会壮大自我,而对于理想客体的嫉羡性的攻击却阻碍了这种内投,

    l好的内部客体被摧毁的越多,自我就越感到贫乏,并增强了嫉羡

    边界,可能是关系特别是优质的关系当中最核心的基础了,没有哪一个心灵愿意被无端的侵凌,在透过表象准确的区分客体的过程中,任何的主观臆断和病态补偿都将导致关系走向破裂。承载了内心恶的投射,再好的人在你眼里,也都异化成了魔鬼,不是别人容不下你,是你内心的善意还不足以支撑你理智的判断。

    真不容易啊!这一路走来,多少次的犹豫徘徊、多少次的胆怯退缩!现实的困顿、内心的纠扯,无数次濒临崩溃、无数次鼓起勇气上路,小伙伴经心的陪伴不离不弃,老师的循循善诱苦口婆心,一点一点的接近、一点一点的澄清,贫乏的内心终于决定打开“尘封千年”的堡垒,舍弃旧有的经验模式,重新换一种眼光去看待这个原本无限美好的世界!那些被固执的坚冰摧毁的影像又一点一点的恢复了生机!

    《客体关系之梅兰妮•克莱茵》第六次课程备忘

    嫉羡与超我

    l嫉羡性超我在分裂偏执位相上

    迫害性焦虑

    l嫉羡性超我在抑郁位相上

    罪疚感与无望感

    l嫉羡是阻碍偏执分裂位相向抑郁位相发展的重要的内在状况

    过度理想化是基于迫害的否认,所以他既模糊又不稳定,从而增强嫉羡

    迫害性焦虑导致分裂

    好客体与坏客体越难整合

    迫害性焦虑,怕是每一个自体发育不良、丧失主体感的人难以摆脱的噩梦。越是人云亦云,越是无法做到让人人满意,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都会在心里掀起惊涛骇浪!它所导致的人格上的分裂,会让人失去理智和判断,分不清谁是谁非、看不清事情的真相。别人只需要用你不曾拥有的,就可以轻易的刺伤你,因为那是你心里最深最重的痛!曾经,我无数次的美化着心中最恨也最爱的人,却不知道这样做的目的,不过是为了满足内心的虚荣!

    罪疚感、无望感,是又一个杀人利器。如果你不是从内心真正肯定你自身的价值、如果你不认为你配得上这世上所有可能与你相遇的美好,那么你最终会被内疚的蛊虫毁灭!

    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具备强悍的过程性思维,才能让生命真正活在当下!佛家讲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彻悟,而学习心理学的好处在于,你知道你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精神分析的手术刀可以让你清晰的看见自己生命的能量如何在与原始结构的撕扯中一点点丧失殆尽!也可以引领你一步步走出自我陷落的泥淖,重新追寻生命的阳光!

    《客体关系之梅兰妮•克莱茵》第六次课程备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客体关系之梅兰妮•克莱茵》第六次课程备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krh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