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今日小悟

今日小悟

作者: 沙雅 | 来源:发表于2022-01-18 11:18 被阅读0次

            最近读了一本《认知觉醒》的书,感慨颇多,认同感也多,思来想去,作者文中所要表述的思想,仿佛似曾相识,隐隐约约的有了一种神奇的感觉,那便是:新书便是写书的人从自己读过得大量书籍中提炼精华,获得新的感悟,用自己的想法输出来的产物。也就是一个获取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尝试的对书中描述的观点追源溯流,果不其然。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消除模糊,逐渐清晰的过程,很多人停留在知道的层面,就浅尝辄止了,以为自己学会了,其实不然。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像一个瓶子,一味的往里面装东西,最后倒出来的还是支离破碎的东西,怎么进就怎么出了。倘若往里面装东西的时候不断加入粘合剂,将这些东西有效的粘合起来,就再也倒出来,就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了。人人都拥有获取信息的能力,但更重要的是信息加工的能力,而思考就是锻炼信息加工能力的一个良好的方式。

            思考多了就能打到一个融会贯通的境界。“融会贯通”这个词出自于《朱子全书·学三》中写道:“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这句话也是我们小时候信手拈来的一篇文章。只不过读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这里蕴含着这么多的道理,只是一味的停留在表面意思。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要点便是找到知识的关联性,构建知识体系。在生物学有一个词叫做突触。

            “新的突触形成主要是突触前成分和突触后成分相互作用得结果,有些蛋白质分子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如神经细胞粘连分子,蛋白质聚焦素,此外,突触前后成分得化学相容性和形成突触得合适时间等因素也会影响突触得形成。”,所以粘连分子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反思的过程,就是一个建立粘连的过程,反思得越深刻,知识掌握的就越牢固,不仅要一次反思,还要多次反思。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反思到的地方就要多加练习,那便是“勤”,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就说到一个“勤”字,杜甫先生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为什么要保持勤奋呢,为什么勤能制胜呢,小时候学到一篇文章《卖油翁》,讲的是一个卖油的老翁,原文如下:“老翁说完,就拿了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又在葫芦口上面放了一枚有孔的铜钱。然后舀了一杓油,眼睛看准了,油杓轻轻一歪,那些油就像一条细细的黄线,笔直的从钱孔流入葫芦里。倒完之后,油一点儿也没沾到铜钱”这篇文章讲的就是熟能生巧的道理,也就说,做好一件事情,就要不断地练习,大量的联系,重复一件事,总有一天会做好的,不知不觉中就悟到了门道,想做好一件事,大量练习就是很重要,这个“勤”字就是讲的要大量练习和不断重复。

    置之死地而后生,陷之亡地而后存

            读书的时候,无论是期待期末考个好成绩,还是期待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研究生最后都如愿以偿了,就觉得成功好像也没有什么难的,到了现在,想要的东西越来越多了,计划簿上满满的排期,各种各样的东西纷至沓来。这山望着那山高,找工作的时候,又是公务员,又是事业单位,又是国企,又是大厂,最后真的什么都没有达到。人有时候太害怕失败了,怕自己失败了没有退路,所以总给自己预留一个plan B,最后反而什么都没有做好。关于“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还是“做了很多计划,为失败做好一切准备”?今天我得到了答案,那便是,一段时间,只能做好一件事情。在做一个决定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同一个时间内,就真的只能做好一件事,要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置,只做一个选择。提高自己做决定的能力,果断地去行动,因为拖拖拉拉,模模糊糊真的是成功路上的一个拦路虎,时间久了,思考不清晰,大把的时间留在做选择上,最后反而什么都没有做好,那就叫自己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内,只做一件事情,专心致志的去做!提高自己的心智带宽,在同一个时间之内,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一件事情上,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度自己的精力,全力以赴,做事情的效率也最高。

            然而,怎样才能快速做决定呢?如何才能确保自己做的就是对的呢?

    这就需要掌握一个原则,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从拉伸区下手。就是老师经常告诉我们的那句,下次考试定目标的时候,千万不要定的太高,要定一个自己跳一跳就可以实现的目标。这是因为如果你选择了一个很困难的东西,做不了多久就会因为畏难就放弃,导致失败。降低学习的强度和难度,使自己停留在拉伸区。保留了成就感,也保证了挑战性。我们总不能一直停留在舒适区,要在舒适区的边缘(拉伸区)不断地往外扩展。另外一个原则便是,制定目标的出发点,为什么要去健身,为什么要学习一个技术,真的要赋予这件事情一个很好的意义,或者是自己的兴趣,这样才好去坚持。

            一旦制定了目标,做好了决定,又该如何去坚持呢?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首先要专注,做事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专注。专心致志。如何做到专注,我想到的一个就是将自己的行动和感受做到统一,那便是李大钊说的那句“要玩就玩个痛快,要学就学个踏实”。我们可以在走路的时候就只关注自己的脚步,睡觉的时候就只关注自己的一呼一吸,吃饭的时候就只关注自己吃了啥饭,味道,咀嚼。全身心的投入,时间久了,我们做其余的事情也能一心一意,专心致志。

            持久的毅力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大部分人都败在放弃上了。一个大的目标需要分解,将一个大目标分解成多个小目标,而每个小目标不需要耗费自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完成一个一个的小目标。奖励自己,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要奖励一下自己,从小目标中获得激励,获得成就感,支撑着自己进一步的前进。

            执行的时候,往往很难获得成就感,做不了多久就觉得自己会了,知道了。但是知道是一种停留在表面的东西,最重要的是理解,接着便是行动。陆游曾在《冬夜读书示子录》中写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丁肇中也曾说过:“格物致知的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检验理解的方式就是输出,将别人的东西用自己的理解输出来,叫一个啥也不懂的人可以听懂,这便是理解了。还需要知行合一,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了这个观点,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去实践自己的认识。这样才真正的去掌握。

            要做有意义的坚持,不要停留在,我今天看了几页的书,我明天练了一个小时的琴,没有意义,这些都不能说明什么,感动了自己,就是叫颓废的自己好受一点。最后却碌碌无为。现在的社会,工作中,学习中,都是结果更重要,以前老师说的要我们关注过程,那只不过是安慰我们结果不好的话。其实最重要的是结果,所以每次做一件事的时候,要经常的去想自己做到一个什么样得程度,做过之后自己的改变都有些什么。

            五柳先生曾说过,自己读书的状态: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的这个读书就是有意义的,读过后有感受,有触动。这样才会真正的成长起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今日小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krk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