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4/100
书名:卧底经济学1
页数:1-107/462
金句:稀缺赋予你力量,但并非无限制的力量。

NO.1 稀缺的力量
我们都知道“物以稀为贵”。稀缺是有价值的。社会中,很多商家也在利用稀缺的力量。比如,在地铁站附近的咖啡馆、早餐店,地理位置优越,在匆匆上班时大家都会就近购物。
NO.2 定价策略
对于稀缺性作用无法达到是还有一种方法能够提高利润,那就是找出价格不敏感的客户,设下圈套,让他们自己钻进去。
如何找出价格不敏感的客户?文中提出了三种定价方法。
01 个体定位
每位客户都是独立个体,根据他的愿意支付的价格来收费。
比如房产行业,每个人的成交价不同。那对于普通行业呢?文中举例了亚马逊曾经的一个策略,这个网站利用一个追踪文件记录每个客户的消费习惯,根据其习惯针对同一件商品,不同客户看到的是不同的价格。这当然不会持久,后来取消了。
我想到了前一阵网络上有人爆料,某音乐平台会偷偷将用户爱听的歌变为仅会员可听。可见,尽管为人诟病,但其中的利润总是吸引公司不断去尝试这种策略。
02 群体定位
这种策略向不同群体成员提供不同价格。
比如旅游景点的学生票、老人票,没有人会反对,甚至会觉得公司人性化。
文中举了一个例子,迪士尼乐园会向本地人提供优惠价。是本地人没有钱吗?显然不是,这可能是本地人“价格敏感度”更高,而游客更低,那么提高价格,本地人就会减少游玩次数。
公司想要获得更高的利润,所关心的不是谁能多付钱,而是谁愿意多付钱。
03 自首策略
让客户自我暴露,承认对价格不敏感。
比如有些繁华街区的超市会将价格稍高的产品摆在显眼的地方,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些东西无所谓。而如果这个超市在一个稍萧条的地方,他可能会将两种价位的东西放在一起,通过对比,低价位的能卖出去更多。
想要买到便宜的东西,不要尝试寻找什么都便宜的商店,而是尽力买便宜的东西。
各个定价策略都有其漏洞,实际应用中定价策略更像是一门艺术,不是举例那么简单。
还有一些完全没有理解,这本书的描述更复杂一些,有些句子可能是翻译的原因,读来很拗口。继续努力阅读啦!
想要入门,还是《牛奶可乐经济学》更好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