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个人,他曾和我说,人哪,一辈子会遇见太多的人,但真正对自己影响深刻的实在难得。记得第一次去他的家乡南通,是在15年的时候。当时作为红木从业人员,我才知道原来木性坚韧,木纹雅致的柞榛木是他家乡特有的木种。自己大概也去过不少地方,江苏我是一直都很钟情的。因为它的冬季有雪,因为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依然能清晰得闻到文化的味道,因为它孕育了这么一个人。嗯,他来自江苏南通。
那一年时间因为我一个人看店,索性练起了毛笔字。第一次见他,就是在练字的时候。没有记错的话他当时穿了一身宝蓝色西装,头发已经不能用乌黑来形容,说苍健不知道合不合适,也戴着一副眼镜,度数应该不浅,他也抽烟,而且抽的挺厉害。我已经不太能记得起具体交流的内容,印象里他告诉我,他在江西也待过蛮长时间,那时他也会看朗读者和见字如面这两档节目。他的声音很朴实而浑厚让我一直觉得他和我老爸一样也是军人出身。因为他是领导,工作忙,也刚来东阳不久,我约了好几次才有了请他吃饭的机会,香榧人家。他觉得那家店的酒糟米羹和红烧肉不错。他很痴迷于书法,当我打热爱两个字的时候,我想还是用痴迷可能更稳妥。常看他写书法的时候,我更多时候看的是他的专注,真的很少见到人会如此投入在一件事上。和他交流最多的也是书法,而通过他对书法的延伸,我是确确实实能领悟到一些人生哲学的。他也很热爱自然,只要他有空周末都会去东阳周边的村子里逛逛,他说凡是真善美的艺术一定是在最质朴,最清澈的环境里萌发的。和他行走在乡间小道,有一种说不出的旷达之感。我是闻到酒就有三分醉意的人,但每次和他吃饭,却都会想喝上一点。不论什么酒都好,也只有和他喝的时候,我才觉得自己原来也可以喝上那么一点。他也热爱运动,他说工作后运动少了很多,他有几年忙着司法考试,白天一早要上班,晚上要看书还不能耽误了练字,也就没多少时间运动了。所以那阵子我们常会打打桌球和乒乓球,目的是为了在冬天也能出出汗。过完冬天我就离开了东阳。我一直称呼他为老师,在我心里,那半年多的相处,确实是我对另外一个世界的触角,让我更了解自己,更了解社会,也更清楚生活。

前两天我又见到了老师,他还是那么精神,只是很遗憾时间太仓促,没有两人喝上一杯再和老师单独讲讲话。
有一回听到一个节目,是采访马云的,马云说他最钦佩的人是邓小平,而问到如果他们在一起会聊些什么时,马爸爸说,就两个人抽根烟就很好。现在回想起这段,我想我渴望和老师交流,有时候也不知道具体说什么,就是会渴望听他说说话,或者看他写几个字。那种气息会感染着我,告诉我到底应该去做一个怎样的人。
今晚和老妈散步,老妈问到我前两天这么晚出去干嘛。想起了过往的点点滴滴,就没有头绪的写了这么一些话。然后发现老师和我老妈也是本家。
我一直相信人与人之间是有气场的,与某些人的际遇都是性情里必然相互融合的偶然。它是自然的,没有压迫的,它是喜悦的,不必存在功利的。老师用他半生的沉淀无形中渗透着我的思维,用他的才情涵养着我的追求。或许每个人都有那么一位老师,不可无一却难能有二。他用真善美的态度指引着我,让我明白,生活更多的含义。

今晚刷牙时看着镜子,发现自己两鬓也多了很多白发,不知道这样会不会显得我和老师能更亲近一些。还是希望老师能身体健康,平安。有机会能一起喝喝茶,聊聊天,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