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客读书:读懂《曾国藩传》
一、读懂《曾国藩传》①一股韧劲
为什么在近代的诸多历史人物中,我们偏爱研究晚清的曾国藩。
读了《曾国藩传》的第一卷京官时代,让我看到了些许端倪。
1、读书需要韧劲也要学会反思
曾国藩出生于普通阶层,既非富二代也非官二代,些许不同的就是祖孙三代的求学之路。祖父曾玉屏年轻时游手好闲,后来迷途知返,做起回家种地的正事,从一个农民做到了一个小地主,加上急公好义,特别爱助人,在乡中建立起一定的威望,也为曾国藩的性格塑造提供了榜样。
同大多数家庭一样,通过读书来达到阶层的跃迁是老曾家的梦想,祖父止步于童生,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考了17次才中秀才,但时年43岁,同样要面对职场官场的35岁现实,秀才对于他而言只是一种荣誉。
曾国藩禀赋也一般,秀才考了七次,其中第六次因为文章文理欠通,被“悬牌批责”,作为反面典型告示。
曾国藩知耻后勇,愿意下笨功夫,分析自己屡试不第的原因,把自己的文章和他人的同题作文逐股对比,发现自己写东西过于拘谨,过于重视局部打磨,缺乏大局的贯通和整体的气势。找到问题后,曾国藩不仅考中了秀才,还在年底联捷考取了举人,次年上京考进士,人生就像开了挂一样。
人要成事,凭的更多是韧劲,曾国藩尚且如此,普通人就更不用说了。
2、写日记与自我管理
曾国藩从做翰林开始,就有写日记的习惯,尽管开始的时候也不持久,其间陆续出现中断,记的内容,往往寥寥数语,没有主题,和流水账差不多。
后来发现,写日记是培养自律,做好自我管理的好方法。关键还在于,在朝廷不定时的翰林大考中,把日记当成书法练习,当成圣人反思的磨练,因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别的朝臣“忽传大考魂皆落,告退神仙也不饶”时,曾国藩早就修炼成日常习惯,自然能从容应对,深得道光皇帝赏识,这也是他不断晋升的重要基础。
升官之后,曾国藩写日记更加规范,从想到就记的《茶余偶谈》,到用定制的日记专用纸写《绵绵穆穆之室日记》,这段日记体例特别,每日日记分为八栏,分别为“读书”“静坐”“属文”“作字”“办公”“课子”“对客”“回信”,每日按格填写。
也或许,正得益于日记文字中的不朽,大家对曾国藩才有更多的了解。
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后一个偶像。”
3.自我管理八条
曾国藩立志学做圣人,为了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他为自己立下了十二条做人的规矩和课程的标准,其中的八条是:
一是早起。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绝不赖床。
二是静坐。每天静坐半个时辰,也就是一个小时。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不要天天处于浮躁状态,被事务牵着走。
三是读书不二。每天读十页经书、十页史书,不论遇到任何问题,绝不改变。而且不读完这本书,绝不摸下一本。
四是谨言。就是时时警惕不乱说话,每句话都要慎重。
五是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这是养生的办法。
六是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就是记笔记,找一个笔记本,起个名,叫茶余偶谈,专门记朋友们聊天时谈到的各种有启发的事情。聊天也不能白聊。
七是每个月要做几篇文章,写几首诗,有固定任务。
八是练字。每天早饭之后,要写半小时的字。
最后一条是夜不出门。天黑了就不要出门找朋友瞎聊天。
二、读懂《曾国藩传》②从文到武
第二卷 湘军崛起
曾国藩在京做了13年的文官,十年七迁,官至二品,这得益于他愿意投入时间,扎实做学问的习惯。
京城不同于地方,这里是全国优秀人才的聚集地,要知道当时几百万人参加的科举考试,从注册童生到秀才,再从举人到进士,真正能闯关到最后的,全国每年就一百多人。接触到更优秀的群体,反而让曾国藩找到做学问更宽阔的天地,好交友、爱读书、生活自律的他,让见识和知识体量并不占优势的他一路逆袭。
但在曾国藩的骨子里并不满足于这种安稳的生活,当然,伴君如伴虎,说安稳不一定正确,但曾国藩的文官生涯还是做得顺风顺水。
或许时势造英雄,历史没有只让曾国藩只成为理学家和思想家,因为太平天国的内乱,让曾国藩的下半生找到了更符合自己的身份:军事家。
古有赵括的纸上谈兵,文人带兵真的能行吗?
曾国藩不仅能带兵,而且还完全是自己组建了军队,当时清王朝的绿营军早已不是开国时的骁勇善战的八旗军,因为清王朝的财政有限,无论对于军队还是官员都采取低俸制,军队根本无法养活自己,只能以兼职的方式存续,结果一场动乱,溃军失地。
怪不得一个在部队的同学说:一个在军人待遇上精打细算的国家,是在为下次战争赔款做准备。
清王朝所谓的正规军无力抵抗,号召地方官开展团练,以民兵的身份协助内乱的平定。
一时团练在各地兴起,但一样无法抵御太平军的攻城略地。
直到曾国藩带领训练了一年的湘军,第一次扭转了战局,否则,清王朝的历史要改写,也残喘不到1911年。
曾国藩带兵,与清政府那一套反着来,文人爱反思的特质在这个时候显现出来。
在选人方面,军中将领大多是知识分子,179名的将领中104名书生出身;士兵中做到两不要:当过兵和太聪明的都不要。
这样选拔的好处是,书生出身的将领,一是勇敢,理学是生死之学,学养深厚的知识分子早把生死放在度外;二是崇尚学问经世致用,军事战略需要文化人;三是头脑冷静,在极乱的战场上,要做到的是稳定军心,对战况的分析分毫不差。
曾国藩自己在练兵之际,好友守城遭遇围困,咸丰皇帝几次下诏命令救援,曾国藩冷静分析,觉得兵马练习的时间还不够,船炮均没准备充分,出兵毫无胜算,坚持不出兵的立场不动摇。即便他的座师吴文镕求援,他忍痛回信:起行之资和西洋炮未到,尚不能起行。
如此审时度势,如此持重,后面军事情况无不验证曾国藩战略眼观。
三、读懂《曾国藩传》③历史的选择
从京官到成为两江总督,最后被追认为太傅,曾国藩仕途堪称完美,但这完美的过程是一段段历史选择的结果。
曾国藩是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经历了道光、咸丰、同治三个时期,同治年间是慈禧在垂帘听政。
每一次改朝,其实就是一次原班人马的换届。很多官员在上一朝呼风唤雨,如鱼得水,在新主子上任的三把火中,常常因为贪腐问题要么被停职,要么被治罪。其中就有在道光年间,对曾国藩的才气格外器重,多有举荐的重臣。
对这样的重臣,曾国藩并没有因此抱着别人的大腿,不加入任何派系的阵营,而且不跟他有任何的书信往来,有交往也只限于口头的言语里。
古代大家想发表言论,表明态度,不像现在自媒体时代,可以有很多的方式发声,大家通用的是书信的方式。曾国藩的私人言论一般只体现在家书上,公开的言论是给皇帝的奏折。
正因为他在言论上的审慎,看问题的角度总能比别人看得更远一些,所以在朝中每一次的“严打”中,却一次比一次更受新任皇帝的器重。
当年与曾国藩一起入仕途的京官,比他聪明比他有能力的肯定不在少数,但历史选择了曾国藩。
组建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过程,曾国藩遭遇三次兵败围城,每次要以自杀谢罪时被部下就起,同时期的很多官员,指挥作战的能力并不弱于他,其中有他的挚友,也有他参与科举时老师,在把守的城池被攻破的时候,却没有迎来反击的机会。
人生总是起起落落,历史选择谁,有时它说了算。
正如曾国藩自己所言:古来大战争、大事业,人谋仅占十分之三,天意恒居十分之七。往往积劳之人非即成名之人,成名之人非即享福之人。”
四、读懂《曾国藩传》④如何成为传奇
曾国藩为什么成为传奇?因为他从来没有拒绝成长。
京官时代,初入京城做翰林,完全是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土小子,读书也只限于用于应试的四书五经。好在京城的圈子给他打开了视野,从一个追求大众喜好(爱看杀头、爱看美女)的人,变成一个对自己有要求、有反思,高度自律的人。
在翰林四库全书的滋养下,曾国藩不断蜕变,并把立志做圣人成为他一生追求的目标。
正所谓“取法乎上,得乎其中”,用圣人的智慧来约束自己,即便没成为圣人,也能成为高人。
正因为京官十年,累积下来的智慧与能力,才有接下来真正属于曾国藩的传奇。
成为传奇的人,肯定不能为己。如果不是时代的需要,或许曾国藩依旧在他圣人的追逐路上,成为一个最好的自己。
但历史赋予了曾国藩更多的责任,平定太平天国内乱,剿灭捻军,曾国藩“打呆战结硬寨”的军事才能,在时势造英雄的背景下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印象中,文人只会“纸上谈兵”的能耐,在曾国藩这里被改写,或许者也是曾国藩成长路上,对自己的发现。
担任两江总督,曾国藩并没有居功自傲,躺在功劳簿上,相反他主动削弱了他 一手组建的湘军。“自古,公与名不可共享。”曾国藩总能从历史教训的角度思考问题,让他在一次一次的政治漩涡中,不被卷入。
显然,这样的认知正得益于做京官时的圣人思维,凡是总得看得更开,看得更远。
从京官时的追求个人成长,到湘军团练时的为国解忧,再到洋务运动,与林则徐“睁眼看世界。”曾国藩的传奇从没有放下脚步。
分析国家落后的原因,开办江南制造局,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开设慕校培养国之栋梁之才,让曾国藩成为一个时代的传奇。
五、读懂《曾国藩传》⑤没有生错的年代
假设真的有时间隧道,你最希望穿越到那个朝代?你可能马上想到的是盛唐,那怕只能选清朝,你也一定会把康乾盛世作为首选。
总之,我们一定会回避一个朝代的末年。因为这一定是一个最糟糕的年代。
曾国藩就属于这样的糟糕年代,作为三朝元老的他,一直希望遇到一个胸怀天下,开明的主子,可惜几任皇帝有“德正”,无大局。特别是慈禧,玩权术一流,但在治理国家,与君臣的对话中却少谈国事,才有曾国藩对她“才地平常,无一要语”的失望。
“清王朝气数已尽,顶多50年。”
一开始曾国藩并不认同好友赵烈文的论断,尽管清王朝签署了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但这背后有其封闭锁国的原因,外面的世界已经不一样了,只要这时候开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一定还有机会。
曾国藩始终有这样忠君爱国的责任担当,对于慢热的曾国藩来说,他所生活的未必是最坏的时代,清政府的谨小慎微,八旗兵无才可用,才有汉人在清庭的扬眉吐气。
曾国藩能几落几出,政治生涯不只经历了一段过山车,但每次又能再次被委以重任,一是因为朝中确实无人可托,还有就是他贯彻儒学精神里的活力、弹性、容纳力,和那些愚顽浅薄的官僚不同,其政治主张总能得到幕僚的支持。
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这些赋予曾国藩的历史选择,都有其必然因素。
开脑洞想一想,如果曾国藩出生在现代,会不会有更大的成就呢?
估计对于慢热的曾国藩而言,会比较难。
或许勤能补拙,大器晚成的他未必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但还不能忽视一个重要的情况,曾国藩的体质属于中等偏下,三十岁的年龄就已经表现出五十岁的样子,眼睛不好,有严重的皮肤病,这些是除学识之外,对一个人的成长也起到关键的作用。
当然,历史不容去假设。
只是我觉得,每个人所处的时代,都可以套用,与曾国藩同一时代的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一句话: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人类的历史,是每个时代加持的结果。时代在进步,那是因为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正如科幻作家刘慈欣笔下的未来,未必就是我们喜欢的样子。
我们不必要把自己冷冻起来,穿越百年,去享受那个时代以为的繁华。
没有生错的时代,因为能与不同时代赋予责任链接的人,都有属于他的精彩。
读史明智,这也是我从《曾国藩传》里,收获到的最重要的认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