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把笔记本电脑搬到隔壁房间的大电脑桌,打算以后就放那里,不再随意搬动。
电脑刚搬好,儿子就叫嚷嚷要看动画片《小猪佩奇》。看他一整天都在家,我没能带他外出,也没空陪他游戏,深感他确实无聊。于是,答应给他看半小时电视。
我坐下,打开电脑版爱奇艺,找到《小猪佩奇》,点开给他看。然后去搞卫生。
我在打扫大厅时,听到他激动、兴奋地笑声。我转头叮嘱他:坐远一些,别离屏幕太近,不然眼睛会很累,像妈妈一样近视了都看不清远处的东西。
他眼睛没离开过屏幕回复了一句“好的!”接着模仿小猪佩奇又跳又说。小猪佩奇正在跳芭蕾舞,嘴里喊“交叉式跳跃”。他也在垫子上双脚一跳,嘴里喊着“交叉式跳跃”。
简单搞完卫生,我在他旁边坐下,提醒他,半个小时的时间要到啦。他很不情愿地说“我才不要。”
我叹气,这年头的孩子那么喜欢看视频,沉迷于电视。我想知道为何动画片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让孩子这般着迷。
于是我们一起看了一集《学校运动会》。故事是:老师、家长和学生聚集在运动场上,校运会即将开始。羚羊老师站在领奖台旁,桌子上摆了一排奖杯。
运动会开始,第一个项目是短跑比赛。羚羊老师宣布‘开始’,其他跑道的同学们都快步跑起来了。只有小猪佩奇还在和一个同学在说话,不急不慢地想起跑,似乎没注意到其他同学已经走远了。这时,猪爸爸低声提醒她“佩奇,比赛是不能说话的。”佩奇才意识到是在跑步。两个说话的运动员才开始快步跑了起来。可是不管怎么加速都无法赶上前面的同学。当她们气喘吁吁靠近终点线时,冠军同学已经出炉,正在领奖台上高高举起金色奖杯了。
小猪佩奇有点小失落地说:“爸爸,我输了!”猪爸爸脸带微笑,像平常聊天一样说:“没关系,佩奇,重在参与!”
小猪佩奇立即开心起来,“是的,爸爸,重要的是我参加运动会了!”接着,小猪佩奇迎接第二个比赛项目,跳远。小猪佩奇站在规定位置,双臂一摇,很努力往前一跳,结果仍然不理想,又没拿到奖杯。她再次露出失落的表情。
猪爸爸继续鼓励她:“佩奇,是不是冠军没关系,你参加运动会就已经很棒了,重在参与!”小猪佩奇笑了。
继续参加第三项比赛,与父母的接力赛。一条跑道上猪爸爸拿着接力棒,做好准备的姿势。听到“开始”声响快速起跑,跑得非常快,远远地把其他跑道的家长甩在后面,当跑向佩奇时。佩奇一边拍手一边兴奋地说“爸爸你跑得真快!”佩奇完全沉浸在喜悦中,忘了跑步,她还想继续说话。
此时,其他跑道的运动员又跟了上,甚至有的超越她了。猪爸爸再轻声说“佩奇,比赛是不能说话的!”佩奇才后知后觉,说了句“糟糕”,然后快步跑起来。最后的冠军还是与她无缘。
猪爸爸丝毫不在意比赛结果,他只照顾佩奇的心情。鼓励佩奇说:“佩奇,重在参与!”
佩奇每次听到这句话,都立即开心起来!也慢慢地从关注奖杯,到关注比赛时的身体感受、情绪变化。她已经接受爸爸的观点:重在参与!不过她还是像竭尽全力,想拿一个奖杯。
直到最后一个项目,拔河比赛。男同学对女同学比赛。由于大家都太用力,绳子在中间断了,分不出胜负。于是羚羊老师宣布参加拔河的同学都是冠军,佩奇终于拿到她第一一个奖杯。
运动会结束,佩奇举起奖杯说:“我爱运动会!”
故事看完了,我觉得佩奇之所以喜欢运动会,是因为她在缕缕失败之后,爸爸始终给他最贴心的安慰“重在参与!”因此,参加此次运动会她没有大压力,是轻松的。她能感受到运动快乐。
整个比赛,佩奇的感受由失落到开心的,再由开心到喜悦,这其中少不了猪爸爸的鼓励。
我发现,这不是一部简单的儿童动画片,这是一部教孩子怎么做孩子,教父母怎么做父母的动画片。小猪佩奇有一对合格的父母,这是她一直能克服困难,保持快乐的主要原因。
我当了几年父母,从一开始什么都不懂,到后来积累了一些育儿经验,在试错中成长,探索。动画片里猪爸爸猪妈妈的育儿方法,让我眼前一亮。我觉得我可以向小猪佩奇的父母学习,怎样做一个合格的父母。
视频里,小猪佩奇的父母总能轻松解决眼前的育儿难题。因此我认为这是一部亲子动画片,可以适当和孩子看一看。
上述的运动会,如果是我的孩子,我会在运动会结束后和他总结失败的教训。告诉他拿不到冠军是因为他不听口令,几乎每次比赛都说话忘了自己在比赛,下次运动会一定要记住,不能说话,不能再犯这种错误了。
和猪爸爸的处理方法相比,我认为我的方法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孩子还是会难过,甚至更加自责、自卑。本来拿不到冠军他就认为是自己不强大了,被妈妈这么说,那就更加证实自己是差的、不好的、不优秀的了。
这样的心理伤害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孩子都陷入失落、难过中,甚至会变成一个抹不去的伤疤,因而不喜欢运动,对运动会有不好的感受。
我反思我的问题所在,是陷入大人解决问题的怪圈。我们大多数大人在教育孩子时,经常无意识中运用大人的思维、方法去解决孩子的问题。如做一件事哪个环节失败了,找失败的原因,记住,想出解决方法。殊不知孩子的天性是好玩,喜欢鼓励。他们也自控力弱,管不住自己。
因此我们解决孩子的问题时,不能高高在上,要蹲下来,和孩子相同的视角去看问题,像孩子的好朋友一样一起解决问题。
像猪爸爸的做法非常正确,他只是在比赛时,佩奇说话的时候简单地说了句“佩奇,比赛是不能说话的!”其实这一说,已经是点到为止了,如果是渴望成功的孩子,一定能反省,知道自己失败的原因。如果父母焦虑还再强调失败,那孩子幼小的心灵必会更受伤。孩子更多的是需要安慰和鼓励,而不是确认自己哪里做得不好。
从本质上讲,我的做法仍然是把比赛结果看得太重。如果父母和孩子都把比赛结果看得过重,那是很可怕的事,孩子很可能把比赛看成是压力山大的活动,失去了孩子快乐的天性。很可能在没开始比赛时就紧张得不能自己,最终不能正常心态参加比赛,就更不用说体验、享受比赛的过程了。
孩子的生活,首要的是多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于他们而言,参加比赛、活动都应注重参与,而不是只看重结果。
而且我这种过于看重结果的方法,很容易挑孩子的缺点和短板,这对孩子的成长是百害无一利的。
突然想到一件事,有一次放学接孩子。我对旁边一位家长说:你家童童真棒,舞跳得好,唱歌也好听。那位妈妈说,“还不是乱跳的,她都快五岁了,还不会握笔写字。邻居的孩子比她小三个月,人家会写很多字了,她还一个字写不出来。”看得出来,这位妈妈不想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差。
这位家长因看到别的孩子有而自家孩子没的优点开始着急,这也是一种过于看重结果的心态。这种心态很容易盯孩子的缺点看,也最容易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带孩子,我们不是他们的导演,我们不能要求他们会什么技能,他们就得会什么,也不是看到他们哪些技能要加强,就极力提升。更多时候,我们应该像一个领路人,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带他们感受世界就好,让他们更像自己。我们也像教练,让他们用正确的心态感受世生活,在错误发生时让他们能正确面对。
对于孩子来说,错误、失败并不可怕。反而是很好的教材,孩子因此能更深刻体验生活。对于孩子来说,参与其中,且从中体会快乐,便是成功。(文/黎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