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共读·每天一句话

《论语》共读·每天一句话

作者: 边丽红 | 来源:发表于2021-08-02 22:32 被阅读0次

子张20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今译:

子贡说,纣王之恶,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厉害。所以君子憎恨被处于下流,一旦你被说成那个最恶的恶人,天下所有的恶事都归到你身上了!

注解:

    1.列子也说过:“天下之美,归之于舜、禹、周、孔;天下之恶,归之于桀、纣。”好人好事全归了舜帝、大禹、周公、孔子,他们是圣人。坏人坏事全在桀纣身上。这些人是什么人呢?我把他们称为“超级符号人物”,或者叫“原型人物”。原型人物,不是历史学概念,是神话学概念,他们不是历史原型人物,是神话原型人物。

    2.一个民族的历史,差不多就是民族的神话,神话就有原型,越是远古的历史人物,就越具有神话原型的特征。他们的事迹、事实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其象征,是价值观。尧舜禹汤、周公孔孟,就是圣人的原型,善的超级符号人物;桀纣呢,就是暴君的原型,恶的超级符号人物。塑造原型,塑造超级符号人物,是民族精神和价值观教化的需要,把人物“提纯”,提纯成纯善或纯恶,把善恶集中到超级符号人物上,能提高教学的效率。这些原型符号人物,就成了“教具”。

    3.子贡说,千万不要成为坏典型,一旦你成了坏典型,你没干过的坏事也会堆到你身上,那是一定的,就因为大家图个方便。你也没什么好冤的,历史从来就是这样写的。为什么说要灭其国,先灭其史,因为历史就是一国人民之间的精神纽带,把一国的史灭了,就割断了一国的精神纽带,就可以用新的纽带来重新联系。所以历史学家说,历史是活的,历史会变,写史的人变了,价值观变了,历史就变了。

    4.象征永远胜过事实,符号总会掩盖人物。

相关文章

  • 2021-07-19

    【《论语》共读·每天一句话】第461天 子张05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今译:...

  • 《论语》共读·每天一句话

    季氏10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今...

  • 《论语》共读·每天一句话

    季氏12 (“诚不以富,亦祇以异。”)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

  • 《论语》共读·每天一句话

    阳货04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

  • 《论语》共读·每天一句话

    阳货13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今译: 孔子说:“刚刚在路上听到一句善言,还没有带回家仔细体会、学习...

  • 《论语》共读·每天一句话

    阳货17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今译: 孔子说,我痛恨紫色夺去了红色的光...

  • 《论语》共读•每天一句话

    阳货02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今译: 孔子说:“人们的本性是相近的,后天的习染使人们之间相差甚远了。...

  • 《论语》共读·每天一句话

    阳货03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

  • 《论语》共读·每天一句话

    阳货11 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yú)之盗也与!” *今译: 孔子说,色厉内荏,就是小人,在各种...

  • 《论语》共读•每天一句话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今译: 孔子说,好好先生,其实是道德败坏者。 注解: 1.如果所有人都说他好,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共读·每天一句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lfsv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