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次认识冯总,是在我朋友三水的公司,那天我在他那里闲聊,一辆越野车开来,停在办公室正门口,我诧异是谁这么不识相地停在门口,冯总从车上下来,大摇大摆地走进来。他,一米八的个子,体重是105公斤,声如洪钟,看他们要谈正事的样子,我就找个借口先回了。
后来,三水对我说了他们在运作的一个项目,并邀请我参与了前面的投标过程,于是有与冯总有了第二次、第三次接触。等项目正式运营了,我见到冯总,总觉得有点不一样,说话声音嘶哑,当着他面听他说,仔细听,分辨他的意思。我又诧异了,是三水解释了才知道:冯总生了一种病,割了声带,所以说话没声音了。
2、项目进行中,接触越来越多,也了解到冯总离奇的一生。他最早在16岁就去学习雕花油漆的,会刻人物花鸟。过了二年,有机会进入到供销系统上班,学会了怎么营业做生意。以前的供销系统是独一家,柴米油盐醤醋茶,衣食住行,都与供销相关。那时候的憑总,年轻灵活,做事快而得体,一下子被选到城关的供销联社,还被送去学开车。那时候会开车的也是不得了,只有几个从部队当兵回来才有驾驶证,还有就是汽车站的司机,农村的手扶拖拉机手了。学会了后,他被安排开货车,到乡下送货。没几年,被借用到县工业局开车。八十年代改革春风吹满面,工业局也想办法要招商引资了。局里设立了一个“协作办”,专门到大上海去设办公室招商。冯总因为会开车,也去了上海。大城市的机会更多,协作办也做成了好几笔大生意,有门路的干部开始“下海”了,自己去办公司了,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在做一些“投机倒把”(其实是低买高卖)的生意,冯总看准机会,也做了几笔生意,在上海也挣下了一些资产,买了商铺。
3、怎样描述上海的房产价格?简单地说:某人在2007年在上海某区(非浦东)买了一套房是85万元,在2017年拍卖的时候是1150万元。冯总在二千年代的初期是在上海是有了房产,但也避免不了落了俗套:离婚、赌博。离婚对大儿子影响很大,因为他是相当于一直在上海长大的,见证了冯总初期的拼博,也见证了冯总的堕落,所以他自己也游戏人生,已经三十好几的人了,仍不愿意结婚,他 按照自己的喜好学美发,已经做到总监的位置,工资也算可以,但总是吃喝嫖赌,身无分文。一到没钱了,就向冯总要钱。冯总的答复也简单:你把头颈的皮割了再说。哈哈,他的颈部有一块文身。当然这是做不到的,所以也没有钱给他。他就不走寻常路。
小儿子是第二个老婆生的,九零后,个性懦弱,平时就宅在家,学什么专业做什么事都由冯总做主,读书成绩也不好,为人处事也没有亮点,冯总也很担心大学毕业后,出到社会上要吃亏的。
4、赌博是冯总心中永远的疤。2005年后,他跟着一群老板到缅甸赌玉、赌博。经过不愿意详述,只知道输了前半生全部的积蓄。回到上海,卖了住房、商铺,把赌债全部还清。快五十岁了,要从头开始,为别人打工。幸好碰到的第一个老板是温州人,那时候温州人在全国各地炒地炒房,冯总的老板是拿地做房地产,冯总凭着多年的经商经验做起了房地产现场管理,在上海周边城市做了好几个楼盘,那时候正逢房地产的第一次高峰期,房子只管建,销售完全不成问题,就这样做了几个楼盘后,本地的房产老板找上了冯总,邀请他回家乡一起搞开发。
在家乡搞楼盘开发,大家都有人脉资源,做起来更是得心应手。七年里搞了两个楼盘,都基本上销售一空。冯总自己投的股份也赚了不少。除了这场病,本来一切都是顺顺当当的。生病后,他说现在一切都看开了,生意、朋友,都是暂时的,身体是自己的。本来他还想开一个建材品牌专营店,现在也放弃了。他在办公室时就熬保健茶汤,喊大家都来喝。有时候,为了公司的事,我气愤了,他说:不要气,气坏了身体是没用的。想想以前自己也是很混的。十年前,为了还赌债卖的商铺现在都涨了十来倍,想着这些身外物有什么用。
5、有时候,我们喝茶、聊天,他说一些生意场上的经验,我就听着。有时候,他说:大儿子不听话,本来某人的女儿给他当媳妇也是蛮好的。我说:儿子他自己选择了喜欢的行业,没有错,文身是他这个行业相当于行头一样的,不要太干涉。有时候,他说我们做事拖拉,太没有效率,或者怕事,不敢快刀斩乱麻,了断某事。
冯总今年六十岁了。
无戒365极限挑战营 第19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