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菜单:红烧排骨、蒸菜、有机菜花、腌蒜苔。
(一)
上午,婆婆把冰箱里的排骨拿出来解冻。
这排骨也是带着感情的。原是上周公公生日那天他的老友带过来的,说来也巧,公公好友并不知道公公生日,只是单纯地想找公公喝点小酒,公公自然高兴,拿出珍藏的好酒与好友一同品尝。二人一盘牛肉,一只麻椒鸡,一个青菜,一个花生,一杯小酒,就去二楼喝上了。
排骨也就滕冰箱里了。
我时常羡慕公公,他的老友都是至交好友,有文有武,文友年年给我们家写春联,时常相约书画;武友在村办了老年太极班,时常在一起切磋太极。
无事时就相约,两盅小酒,相谈甚欢。好友之间经常互送礼物,茶叶、酒、水杯……从不吝啬。
一来二往,“排骨”就这样来到了我家。
(二)
红烧排骨:
排骨解冻以后,烧开水,把排骨在开水里吁一下,捞出浮沫,盛出备用。
一汤勺油,五成热时放入两小勺冰糖,直至变成焦糖色。放入一勺豆瓣酱,一勺黄豆酱,姜片,葱,花椒,大料,焙出香味,倒入排骨。
翻炒至颜色均匀,放料酒,枸杞,红枣,生抽,老抽,鸡精,十三香粉,盐,继续煸炒。
加入热水没过排骨,大火烧开以后变小火炖一个小时。
排骨即将熟了以后,可以加入自己喜欢的配菜。有时为了颜色搭配和营养均衡,我会放入一些红萝卜块,菜椒片,花菜和西兰花,配菜熟透以后就关火盛出来。
蒸菜:
蒸菜是公婆和大姑姐的最爱。
蒸菜可以有许多种,芹菜叶、老豆角、槐花、苦菊、蒲公英、土豆丝、红萝卜丝……
菜洗干净以后控干水,控水很重要,关系到蒸出来的菜是否劲道,水分过多会导致蒸菜粘粘的,口感不好。
控水以后洒少许面粉和油,每片叶子挂上薄薄一层面粉即可,油可以锁住水分。
在蒸锅蓖上摊均匀,蒸二十分钟,熟了以后,不要停顿,立马盛出来(如果停一会再盛出来会导致蒸菜黏黏的沾在一起,),趁热撒上少许盐(要控盐哦)。
如果想吃凉拌的,就捣一些蒜泥,香油搅拌;如果想吃炒的,就炸一些葱花油,倒入蒸菜,小火翻炒。
蒸菜散散的,口感劲道,少油少盐又不增肥。
清炒有机菜花:
有机菜花一开始并不被我们家接受,因为它特别像长老了的菜花,吃一次以后才发现,比菜花好吃多了(个人口味)。
清炒菜花和其他菜一样简单,只是最后出锅时我放进去四五个被拍碎的蒜瓣,味道就独特了,对不排斥蒜的人来说,就是口福。
腌蒜苔
腌蒜苔是老公公常做的一道菜。
五一前后正值抽蒜苔时期。
去年和婆婆到三婶地里抽了一袋蒜苔,足足二三十斤,分给亲戚朋友一些,自己还剩一些存在了冰箱里。
新鲜蒜苔刚下来那几天,炒蒜苔,腌蒜苔,蒜苔鸡蛋,蒜苔肉丝,蒜苔蒸卤面,蒜苔面条……一直吃到各种上火。
又到了新鲜蒜苔下来的时候,也到了吃蒜苔翻新花样的日子了。
老公公揪一把翠绿的蒜苔,切成二指长,放到海碗里,一小撮盐和鸡精即可,什么时候吃,在放入少许香油,味道很爽口,尤其是就着卤面和煎饼,能多吃两碗。
(三)
有时很羡慕别人在三尺讲台实现人生价值,而我只能在家里围着灶台转,想到这里就会心生怨气,抱怨老公不理解,抱怨老公让我放弃工作。
但是抱怨没用,反而徒增烦恼。即使我现在做全职家庭妇女,我依旧有我不可替代的价值。
我曾对一位朋友说过我目前的处境,他说,每个家庭的分工都是最合理的。细想也是这个道理。
如果我去上班让老公在家里看孩子,挣得工资怎么养得起一家七口人?最起码老公能够把一家人安顿妥当。
想通了道理,做家务也不再抱怨了,甚至全身心投入时,做家务反而是一种心灵净化。
每次走进厨房,想的是少油少盐少糖,如何搭配蔬菜既营养又美味……
孩子姑姑家的几个外甥和外甥女特别喜欢吃我做的菜,每次到家里,我先列好菜单,在厨房一顿操作,几个孩子狼吐虎咽就是对我厨艺最大的夸赞,我竟然着迷上了这种感觉。
酸汤肥牛、蓝莓山药,香辣包菜粉丝,红烧排骨,黄焖鸡,肉丝带底,麻辣烫,烩面,卤面,烙馍,煎饼果子,单饼卷菜……都是我的拿手菜。
如果把下厨做菜当成一种乐,整个过程就是一种享受。
厨房做菜,就是“投其所好”,家人爱吃什么,就做什么,每一个人都能在饭桌上吃到自己钟情的菜。
每个家庭都有一个对一家人的一日三餐贡献最多的人,他就是做饭次数最多的那个人。无论是谁,如果哪一顿饭做的不合胃口,请多给一些理解,因为他已经尽力去迎合你的味蕾。
你真应该对他说一声“谢谢!”
做饭,做的是饭,吃的是情,要不怎么这么流行“请吃饭”来表达谢意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