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直到成伤

作者: miss暖年 | 来源:发表于2019-02-08 22:26 被阅读9次

最近心情不太好。于是重温了多年前看过的书,写过的读后感。感动的情绪终于替代了烦躁。

以前看书真的很用心。此刻,竟羡慕曾经的自己。


爱,直到成伤

                        德兰修女传


        用感动,用震撼都不足以形容我的心情!合上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德兰修女,被誉为1952年史怀泽博士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来最没有争议的一位得奖者,也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青少年最崇拜的4位人物之一。

        我从来都不知道信仰的力量如此强大。如果不是有足够强烈的信仰,我真的无法理解为什么德兰修女可以微笑的为那些垂死的患有各种肮脏可怕疾病的人清理溃烂的伤口,为他们洗澡。修女说,因为她在这些人身上看到了耶稣,服侍他们就等同于服侍耶稣。

        她说:“在我看来,个人才是重要的。要爱一个人,我们就必须与他亲密接触。假如我们要凑足一定的人数才开始工作,我们就会迷失在数目里,而无法全面照顾和尊重个人。我只相信个别的接触,每一个人对我而言都是基督,他是那时那刻世上唯一的一个人。因为基督只有一位。”

        个人才是最重要的。乍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有种遇到知己的感觉。在与人相处上,我从来都比较在意对方是否专注。两个人一起,无论是倾听还是倾诉,向来都是希望对方能够专心。我的爱之语一直都是精心时刻!

        有个故事:

        有一天,有个老人在海边散步,看到有个小孩子在一只一只地拣被潮水冲上岸来的海星,送回大海。

        老人觉得这个小孩做的事是徒劳的,没有意义,就忍不住说:“有这么多的海星,你拣得完吗?你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

        小孩听了这句话,把手里的一只海星高高举起说:“看,对这一只有意义。”于是把这只海星送回大海。又拣起一只,说:“对这只也有意义”“还有这只”“这只也是”……

        很多人对德兰姆姆说:“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的穷人――数以百计万计,数以千万计,甚至亿万计,你救得完吗?你服侍得过来吗?你的工作有什么意义呢?”

        但是,对这一只有意义――对这一个人有意义,当人们只站在事物的表面观察和批评时,他们便看不到那件事物为已经受惠的人所带来的意义和影响。

        她说“爱不是赞助。因此别只是给钱,而是要伸出你的手——我们的手何其温暖”。她还说“我不同意好高骛远的行事态度——爱得从一个人身上开始。”

        其实,现在做慈善的人,有爱心的人很多。可是极大部分都是关心远在他方的别人,而忽略了身边的亲人邻居也需要关心。很多人会捐款给山区的孩子,留守儿童,却对身边的亲朋,邻居很冷漠。可是如果连身边的人都无法去爱,又如何能真心去爱其他人呢。

        她认为,基督,就是我们送给他人的微笑,也是他人带给我们的微笑。因此,无论你在做什么,你都必须微笑着去做。

        她说:“我们是否以同情怜爱的眼光看着穷苦的人?他们不只渴求温饱,他们也渴求一份做人的尊严。他们渴望别人把他们当作人来对待,希望别人以对待我们的方式来对待他们。他们渴求我们的爱。”

        这不禁让我想到自己对待乞丐的态度。有嫌弃,有仇视,有愤慨,有同情,可就是少了尊重。看到很多乞丐有手有脚不去做正业,而是在乞讨。我承认我曾鄙视过他们。其实,他们选择什么职业,都是他们的自由。可是要让我和气的,尊重的把钱施舍给他们有一定的难度。在这点上,我知道我修养还不够。

        她说:“每个人都是尊贵的,每个人都很重要,不论是生病的,还是残缺的,垂死的。”

        在她奇特的一生里,她从不评断别人。在她看来,评断别人就不是爱的表现。因为耶稣曾说“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上帝也要怎样审断你们;你们用什么量器来量,上帝也要用同样的量器量给你们。你们为什么只看见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从小我爸就告诉我这么一句话,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没人说。他告诉我们不要介意别人背后的中伤,有时候我们也会在不经意间中伤别人。然而,我真的想不到这世上还有一个人可以这么包容这么大度的活着。德兰修女从不评断别人,哪怕被人恶意中伤,被人气急了,也不去否定别人,不去评断别人。这样的气度,是多么让人敬仰。

她说,我从不试图改变任何人的信仰。她在自己的信仰基础上帮助别人,但也绝对尊重别人的信仰。

        她说“只有一位上主,他是独一无二的,是万物之主,因此,每个人在主面前都是平等的。我总是说,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帮助一个印度教徒成为更好的印度教徒,帮助一个回教徒成为更好的回教徒,帮助一个基督教徒成为很好的基督教徒。”

        关于信仰。从小就对于信仰天主教的人印象不太好。身边很多天主教徒在孩子出生的时候,就擅自将孩子洗礼,决定他们的信仰。长大后,才知晓对于天主教徒而言,洗礼是他们对孩子的最好祝福。但是像德兰修女这样尊重别人的信仰的,在自己信仰基础上,不求回报的帮助其他信仰的人,太少了!

『德兰修女语录』

一颗纯洁的心,很容易看到基督,

        在饥饿的人中,在赤身露体的人中,

        在无家可归的人中,在寂寞的人中,

        在没有人要的人中,在没有人爱的人中,

        在麻风病人中,在酗酒珠人中,

        在躺在街上的乞丐中。

        我们必须在爱之中成长,

        为此我们必须不停地去爱,

        去给予,直到成伤。

        ――德兰姆姆演讲词

        “贫穷是你和我创造的,是我们拒绝与人分享的结果。上帝没有创造贫穷,他只创造了我们。如果我们没有能力放弃贪婪,那么,这个问题永远得不到解决。”

        “人类缺少爱心是导致世界贫穷的根本原因,而贫穷则是我们拒绝与他人分享的结果。既然世上的一切都来自上帝的恩赐,所有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那么,当有人在饥饿和贫困中苦苦挣扎的时候,富人便没有权利独自支配自己多余的财富。”

        德兰修女认为:上帝创造了一个富足的世界,足以养活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如果有人因为饥饿而死去,那一定不是食物不够,而是分配出现了问题。

        她始终相信:上帝给予这个世界的恩惠,其实足够所有的人幸福地享用。但人们的奢侈和浪费导致穷人失去了这份权利。这种浪费既包括物质上的挥霍,也包括精神上的不负责任。

        她说,饥饿者的人所渴求的,不单是食物;赤身的人所要求的,不单是衣服;露宿者所渴望的,不单是牢固的房子,就算是那些物质丰裕的人,也在切求爱、关心、接纳与认同。

        姆姆还说:“我们帮助的,是那些无论你认为他做过什么,他在某些方面仍然必须依赖别人的贫穷者。总是有人说,与其给他们鱼,还不如教他们怎样钓鱼。我们只能回答,多数接受我们帮助的人,甚至已经没有了手握钓竿的力气。”

        德兰姆姆说:“世界上有许多人渴望着一小块面包,却有更多的人渴望着一点点的爱。西方世界的贫穷是一种不一样的贫穷――不仅因为孤寂而贫穷,也因为心灵的贫乏和精神的困顿而贫穷。我们从而明白,被人弃绝乃是最严重的疾病,这才是当今世界在我们四周出现的真正的贫困。”

        “在英国,人所受的是寂寞和被人弃绝的苦,这里不缺少面包,但缺少对人的兴致与热情。跟加尔各答的穷人比起来,他们是生活在另一种贫困里。对我们来说,这也是基督,是另一个饥饿的基督。英国人如果要以爱心善待穷人,那么,就必须首先明白谁是真正的穷人,否则,他们的爱将落不到实处。”

相关文章

  • 爱直到成伤

    分享一下今天聚会唱的歌,1.2.3.4.是我照的歌。 5.6.7是我写的笔记,写的特别乱,牧师讲道速度很快,我就记...

  • 爱,直到成伤

    最近心情不太好。于是重温了多年前看过的书,写过的读后感。感动的情绪终于替代了烦躁。 以前看书真的很用心。此刻,竟羡...

  • 爱,成伤

    她像天上的月儿,始终不说话。 她的心如同一次性的排灯,数量有限,每灭掉一盏,便走向黑暗的终局;消失的光晕,一圈圈埋...

  • 爱成伤

    明明是爱的 却又分出那么多的选择 明明不想有别个 却又把自己逼到无法旋转的角落 明明说好的不在乎 可为什么我们还会...

  • 爱直至成伤

    我恨 或许 上天能回答我的疑问 独自踌躇的街道 柳絮如你当年的摸样 我怨 仿佛 那依稀的涓涓流水 时光...

  • 爱至成伤

    爱到最后受了伤,你泪落了一地,我心碎了一地。曾以为你会成为我的红衣嫁娘,却不想我成了你最深的伤,最痛的忆。 ...

  • 爱至成伤

    1、什么才是爱?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朋友的时候好好的,大家都很开心,但是一旦进入了情侣关系,也就是亲密关系...

  • 爱至成伤

    有人说,爱是一个决定。爱,就意味着会受伤,但即使这样也要依然选择去爱。就像德兰修女说的那句话:“不求爱,但去爱,不...

  • 永爱成伤

    偶尔的不置可否 其实是我早已打定的主意 只是尚不能确定 你是否足够爱我 我有使蛮荒变成文明的力量 却无从窥探你的心...

  • 爱,直至成伤

    前两天,去看了期待很久电影《射雕英雄传之九阴白骨爪》,看完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说不清是为黄药师和梅超风两人相爱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爱,直到成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loo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