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
在快递涨价的同时,近日,又有媒体曝出,北京、上海等地的消费者反映,原本可以免费存放几天的快递柜,现在开始收费了,价格多在0.5-1元/天。
原本天使一般存在的快递柜,瞬间遭到了来自四海八荒的议论。
那么,快递柜到底该不该收费?这笔钱由谁来出?
快递柜的由来
随着电商的崛起,快递行业迅猛发展,每天有海量的包裹被派送到全国各地。
据了解,2014年快递规模为140亿单,日均3835万单;2015年总量为206亿单,日均5643万单;2016年总量为312亿单,日均8548万单;预计到2020年总量不低于1022亿单,日均达到2.8亿左右。
每天上亿的快递配送量,各家快递企业在盈利的同时,广大消费者也对快递的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如今越来越多的小区在实行封闭式管理以后,快递员无法进入小区、联系不上顾客的情况时常发生。
所以,占物流总成本30%以上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成为横在快递企业面前的难题。
有市场痛点就有商机存在。
在最后一公里终端配送难急需解决的形势下,智能快递柜应运而生。
这种设置在各小区内,快递员只需要将快递包裹暂时存放在快递柜里,并将投递信息通过短信等方式发送给收件人,收件人就可享受24小时自助取件服务,安全可靠还有助于保护个人隐私。
对于电商和快递公司而言,不仅减轻了快递员的工作压力,确保了包裹投递的时效性,也对提升整个电商的物流水平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可谓两全其美。
众多玩家纷纷入局。
这些玩家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即电商系、物流平台系和第三方平台。电商系的主要有京东、苏宁易购;物流平台系的主要有丰巢科技、中集e栈等;第三方平台的有速递易、邻近宝等。
此外,第三方平台中玩家众多,大小不一,但更多的是发力细分市场和局部区域市场,如递易智能、速派魔方、云柜等。
快递柜的盈利模式
那么,智能快递柜的投入产出比又是怎样呢?
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智能快递柜的线下网点最多的速递易,在全国有5.6万组快递柜;其次是丰巢,逾5万组;接下来是富友,有2万组。
而每个智能快递柜的成本大约在5~6万元左右,寿命约2~3年。快递柜企业每年要雇佣维护人员进行维修和问题处理,同时,还要向小区物业交纳2000元场地费。
可以看出,智能快递柜的总体投入相当可观。
不过,与高企的投入成本相比,智能快递柜目前的盈利模式相当单一、乏善可陈。
按照速递易母公司披露的财报显示,其目前的收费模式主要有五种。
一是向快递员收取派件收费,也就是快递员使用速递易快递柜投放快递时需根据快递柜大小缴纳一定费用:大箱0.6元/件,中箱0.5元/件,小箱0.4元/件;二是用户寄件收费;三是向用户收取超期使用费;四是广告业务收入;五是增值服务收入的模式。据悉未来的发展中,还可能向小区物业收取一定平台费用。
但实际的情况是怎样呢?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快递业人士透露,目前大部分快递柜还没有向快递员收费,他们的盈利方式只有超期使用收费与广告收入两种。
而快递柜的存储存放通常是限时免费,一般规定客户寄放时间超过24小时后收取费用,也有的限时为36小时。广告收入就是快递柜外观以及屏幕滚动显示的广告。由于消费者在快递柜前逗留时间有限,广告投放也不理想。
这部分的收入相当有限。又怎能支撑其运营成本呢?
快递柜到底该不该收费?
商业的核心是盈利。
快递柜收费无可厚非,重点是怎么收费?这是目前大家争议最多的地方。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理清以下问题:
第一,快递柜是否属于递送过程中的一部分?如果属于递送过程中的一部分,那么这个费用是否应该由快递公司与快递柜所属公司结算?因为客户的过快递费已经支付过了。
第二,如果快递柜不属于递送过程的一部分,那么,就会有第二个问题:快递柜究竟是服务于快递公司还是服务于客户?如果快递柜服务于快递公司,给快递员减少工作量的话(事实上,现在确实是在减少快递员的工作量),那么这个费用为什么要跟客户结算?如果是服务于客户,那么是不是得争得客户的同意?
打个比方,如果客户买东西付了快递费,快递小哥不给客户送上门或者不按照客户的要求送到指定位置,而是直接放进快递柜,客户为什么要给快递柜付钱?
另外,快递柜是否需要承担替代验货的责任?
如果这两点明确了,客户主动和快递柜形成契约关系,那么客户付费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客户都是被动使用,那就另当别论了。
智能快递柜作为社区物流“最后一公里”的解决方案之一,将会和其他栈点式和人工上门送件共同组合成未来的社区物流体系,为用户呈现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但智能快递柜行业作为一项资金庞大,且投资回报周期长的项目,需要大量的资本、技术、运营来推动。
从长远来看,智能快递柜还是需要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盈利方向,才能呈现出更大的价值。
撰文:花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