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存在与时间--存在问题的形式结构》读后感

《存在与时间--存在问题的形式结构》读后感

作者: 米三古余月 | 来源:发表于2019-01-10 19:24 被阅读0次

第一遍是在知无知听谌老师讲解的,几乎是云里雾里,昏昏欲睡的。第二遍是在家里洗着衣服的时候听的,貌似看见了一束阳光照进了现实。

《存在问题的形式结构》中主要讲了提问的结构,可以三个层次来说明。第一个就是“问之所问”,即提问的方向、范围;第二个就是被问者--“此在”,就是向“此在”提问,通过“此在”来理解存在;第三个就是提问的目标--“问之所以问”,即存在的意义问题。

这三者都不是一个固定的“对象”,而是都处在这一种动态的关系中。发问是被发问者所引导的。也就是说,只要你一发问,那么你就对存在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无论这种理解是不是正确的、是不是平均的,是不是清晰的,它都会影响你发问的方向。一方面,你的提问目标是“存在的意义问题”,另一方面,你发问时的发问方式本身就是你存在的意义,这两者之间是一种内在的关系,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两个客体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种寻求,发问需要一种来自它所寻求的东西方面的事先引导。”也就是说,在我们发问“存在是什么”时,其实我们已经处于对“存在”的某种领会了,只是我们自己不知道该从哪一方面来把握和确定存在的意义而已。存在作为问之所问要求一种本己的展示方式,其实就是按照“理解--解释--应用”这样的顺序。譬如,科学问题的研究也是基于“领会”在先,然后才会出现解释这些“事实”的“概念”,最后再清晰明了地指导人们应用在现实当中。

基于不同“领会”的“存在”是不相同的。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事情就促成了每个人当下的存在。同理,面对相同的问题,不同的人的解决方法也是不同的。但是,每个人却又深深地受“平均且含混的存在之领会”的影响而不自知或者说无法摆脱。这就要求我们更应该清醒地去看待“存在”的问题。

要讨论存在问题,是离不开存在者的存在的,“就是要从存在者身上来逼问出它的存在来”。海德格尔用“此在”来称呼这种存在者,这里的“此在”既非肉体的,也非精神的,而是指能够了解或理解存在的人。谌老师认为,此在理解存在,即此在为存在而存在,在这个意义上,并不一定需要此在真的理解了存在。但在另一个意义上,一旦此在把自己的生存意义放在了存在的意义上,此在也就理解了存在了。

存在的意义是建立在与此在的关系之中的,先有了二者的关系,才会有理解的可能性,有了理解再加以应用。如果我们不说世界的意义,那么世界也就没有意义。

相关文章

  • 《存在与时间--存在问题的形式结构》读后感

    第一遍是在知无知听谌老师讲解的,几乎是云里雾里,昏昏欲睡的。第二遍是在家里洗着衣服的时候听的,貌似看见了一束阳光照...

  • Android开发中图片的压缩处理

    Android中图片的存在形式一般有三种: 1:文件形式:二进制形式存在与硬盘中。 2:流的形式:二进制形式存在与...

  • 存在与时间

    》〉格 风 有些事可以交给时间的让时间去消化时间比椅子更有耐心 椅子决定的事屁股与脑袋之间的最后一公里轮不到你跌宕...

  • 存在与时间

    《存在与时间》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代表著作,1926年写就,翌年出版。二十世纪西方哲学最重要的经典着作,是...

  • 存在与时间

    不是现在你有多少钱,而是你还能活多少年!

  • 存在与时间

    昨天刷aloha,看到过去曾经在一起的人的一些动态,毕业离开,大都是如此。 想到曾经在一起这么个说法,怎么想着就有...

  • 存在与时间

    关于存在,一直都在时间的熔炉中消解,道不明的,也是片刻,讲岁月的痕迹张拓。 本身就是个不应该存在的伪命题,却需要用...

  • 时间与存在

    1 在入夜前的等待中 时间是一个漂亮的陌生人 2 每一趟准时准点的班车 都只载那些幸运赶上的人 3 青春往事 如同...

  • 存在与时间

    老子说 知其白,守其黑 欧洲的先哲 崇尚 存在与真理 我没有 学贯中西 但是痴迷 老子与德国的哲学 我是一个存在 ...

  • 《存在与时间》

    《管子》里: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四方上下是空间,古往今来是时间。 四方上下及其内容,都是存在。 《存在与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存在与时间--存在问题的形式结构》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lra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