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篇里讲到商业是最大的慈善以后,在商业市场里就出现了一个稀缺的概念,稀缺就是你想要的东西别人也想要,当大部分人都能够拥有的时候人们都又去追求新的稀缺的东西,它在不断的变化不断的升级而永远没有底。
正是有了稀缺的东西,人们不得不为此做出选择,正因为做出选择对一事物就产生了区别的对待,而区别的对待就产生了歧视。这就好比冠军只有一个,获得冠军的人就获得了很大的声誉很大的经济回报,而没有获得的就无名被人遗弃。这个时候人们记住了冠军,忘记了没有获得冠军的就是歧视。经济学谈论的就是如何歧视以及如何逆向歧视(反歧视)比如薛教授讲的美国的反歧视法,就是问我们应该如何去歧视。就像我们去做出选择,选择一个人就对另外的人产生了歧视,而我们该如何去做出选择呢?
接下来教授讲凡是歧视就必然要付出代价,首先这个歧视与自己的偏好有关,我爱吃辣条我觉得辣条是最好的食物,这个时候就对别的食物产生了歧视。第二产生歧视是因为获得的信息不对称,比如你偶尔吃了点国外的美食比如甜不辣,你感觉比卫龙辣条更好吃,只是没有发现。那么歧视会付出什么代价呢?你会以偏概全纵容自己卫龙辣条好吃我就只吃辣条,别的我就不考虑了,很多更可口的食物就失之交臂。把食物换成我们的个人发展为人处事,可想我们能错失什么。应此我们应当节制自己的歧视习惯,这个角度去理解市场的激烈竞争就明白了越是激烈越能够做到豁达开放兼容并包,这也是为什么要去大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逻辑。
在学的课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印尼这些国家,中国大陆人在那边做生意也是按照歧视进行对人种的划分,就像印度人的种族划分一样。比如做中国人的生意是第一等,做华裔人的生意是第二等,做当地人生意第三等等等,用这样的一种机制是保证在异国他乡自己的生意,应此有时候的歧视也是一种非常有建设性的智慧。
我的感悟是生活中一定要去衡量自己的偏见,对产生的偏见要去做论证去反复的去思量,再去做相应的判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