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和内心的那些小我情绪对话,比如自卑,比如没力量,比如弱懦,这些,我都需要去重新面对他们,我才有可能重新认识我自己。
说真的,如果不是因为文字,我都不会想起,原来我早就把自己弄丢了。
那么多的不快乐,每天没有能量的感觉,竟然是我把我自己弄丢了,我还在责怪所有的问题出现在另外一个人的身上。
每次出现问题,我潜意思都在怪别人,然后才去认真的反思自己的问题。
虽然我反思了,也知道如何去做,但是行动的时候,我都坚持不下来。
比如我想要一段幸福的婚姻,我知道和对方说话要客气一点,不要一激动就大声吼对方,对,我就是这个习惯,我妈妈也是这样,一激动,就大声的指责对方。
我内心很排斥这样的做法,想到下次不能这样了,但是下次我依然会如此。
导致我老公有矛盾不耐烦之后,竟然也用同样的方法对待我。
周梵说的很对,我们身边所有的人和我们的互动方式都是我们教给对方的。
比如我妈妈,从小对我吼到现在,只要有不如意的地方,她就会大声呵斥指责我。
我到现在,她只要对我啰嗦或者指责我,我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她。甚至我用同样的方式对待我的家人。
我反思过自己这样不对,但是下次遇到同样的事情,我还是会大声吼。
似乎只有这样,我才能把我心中的憋屈吼出来。
但是有个很可怕的事实,不久之后,我老公竟然用同样的方式来吼我。
我宝宝,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来对我。
我不会对我的客户和朋友这样。
只是对亲密关系里面的人。
所以,我真的是有很大的问题需要去面对。
我为什么需要用大声指责吼叫去解决?
为什么就没有办法做到心平气和的处理我的亲密关系呢?
经常性的大声斥责对亲密关系没有一点帮助。
好在我对孩子的情感账户储存的很足,偶尔一两次的大声指责不会导致他对我梳理或者厌烦。
他会慢慢长大,我不想重复我妈妈对我的方式对他。
如果延续我妈妈的做法,后果就是这就是无限循环。
我妈妈对我大声斥责,我对我妈妈大声斥责。我对我孩子大声斥责。孩子以同样的方式对待我。
我孩子以同样方式对他的孩子。代代相传。
那么,我到底该怎么踏出这么第一步呢。
为什么每次遇到让人很暴躁的事情,我就想大声吼叫斥责。
其实这样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还会被冠上一个,这个人好拐,嗓门真大的标签。
虽然别人怎么看我不重要,但是这个标签我自己都不喜欢。
既然不喜欢,那就不要做这样的自己。
一切都以解决问题为中心。
下次再遇到让人想发火的场景,最好的做法就是赶紧离开现场,去厕所或者其它地方冷静几分钟,然后再回来处理,什么时候不说话那么大声的斥责去解决问题,什么时候就说话。
虽然不会一次尝试就成功,但是比不认识自己的不足要进步了一大堆。
如果不想延续我妈妈的大声斥责吼叫。急性子。
那就改变自己,从自己开始做起。
从明天开始,如果遇到要开始大声斥责或者吼叫的时候,那就稍微提醒自己一下。改进逃离现场,然后再用比较轻微而有力的语言去沟通。
这是一条自我成长比较漫长的路。
为自己加油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