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联合国官微发了一篇关于【消除饥饿】的微博,大概是说中国人在开心地庆祝除夕,而全球有近8亿人在饱受饥饿之苦,这一微博引发很多网友的评论,大多人不赞同,都表示这样的信息应该留着圣诞节的时候发给欧美国家看!看到这些突然想到前几天结束的《追风筝的人》,写一下自己的感受吧!
为你,千千万万遍。
上周看完《追风筝的人》,从头到尾哭了6次,第五次是半夜一点,正好看到索拉博自杀那一章,瞬间明白什么叫“哭成狗”!感叹哈桑以及他的儿子索拉博的命运忍不住让人怜惜,也让我们看到了残酷的战争环境下生命的脆弱、宗教派别、种族之间的歧视带来的伤害,杀戮、抢占、性虐待......
一场风筝比赛,阿米尔在哈桑的帮助下第一次拿到冠军,终于得到爸爸的认可。但是也是因为追风筝,为了阿米尔少爷的第一名,在哈桑被强暴的时候,阿米尔因为懦弱和胆怯选择逃走,没有像哈桑为他可以挺身而出,心里不断为自己的懦弱辩解:他只是一个哈扎拉人、为了赢回爸爸,这是哈桑必须付出的代价,是我必须宰割的羔羊。直至后来因为不敢面对此事而用偷钱那件事陷害哈桑,赶走哈桑和阿里!阿米尔的阴暗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后来哈桑给阿米尔的那封信里,哈桑原谅阿米尔。
直到赎罪开始之前,阿米尔还是像当年那样犹豫、退缩过,也许第二次的情况,换做现实生活大部分人都会犹豫,因为阿米尔有好的工作、幸福的家庭,而赎罪的那个地方战火硝烟,也许他会死在那里,好在他面对了,打败了那个懦弱的自己。这是人性善的一面。如果当时哈桑和阿里没有离开,他们的命运会被改写,没有战争带来的伤害,没有后来哈桑和妻子因为种族歧视引发的街头处决之死,他们会在美国平安无事。
为了扩张势力,苏联入侵阿富汗;因为种族歧视,诞生了塔利班极端组织,毁掉了阿富汗这片土地原本的平静、毁掉了哈扎拉人祖先建造的巴米扬大佛、毁掉了阿米尔家的大豪宅。屠杀、逃亡、饥饿、废墟.....书中哈桑的儿子索拉博从孤儿院被赎出来以后,当阿米尔找到他时,他脚上挂着铃铛、眼睛画着眼影,跳着舞,被童年强暴他爸爸的那个坏蛋阿塞夫性虐待,阿塞夫是普什图人,正是歧视哈扎拉人的民族,他住着富丽堂皇的大房子。救出索拉博之后,他只是沉默,害怕任何人与他有身体接触,他还只是个儿童!
当阿米尔申请带索拉博回美国时,律师告诉最快的办法是把他送回孤儿院一段时间,证明他是个孤儿。他极力乞求阿米尔,无赖下在洗澡间选择自杀。他害怕孤儿院,如果孤儿院又把他卖了怎么办?(其实孤儿院收了那肮脏的钱也是因为孤儿太多,如果没有钱,所有的孩子即将断粮,接着饿死)遇到这样的情况还有人能批判对与错吗?都是无奈!还好最后的结局算是美好。这个事件也再一次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可贵,这些人每天在炮弹声、轰炸声中胆战心惊地活着,徘徊在生死边缘,垂死挣扎。而现在的一些年轻人,花样般的年纪,因为一点感情挫折选择轻生,草草结束自己的生命(愚蠢)。
一切的灾难和苦痛都缘于战争,强国欺负小国、强者欺负弱者,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战争等等,无论是入侵还是内战,战争都是对一个家园的毁灭,使这些落后的国家更加落后。本书中的风筝是象征性的,可以是亲情、友情、爱情,也可以是勇敢、正直、善良。也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风筝,而我的风筝也是我的心愿:愿世界再也没有战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