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读史有益,凡有大成者。古有王阳明、曾国潘都是大器晚成者,现有商业奇人稻盛和夫,背后都有一个共性--修身明性。
古人为何把修身立于第一位?
修身等于修心,修心等于明性。见心明性。
明的是什么性?是心性。
如果连自己的心性,人的心性都没有认识,如何认识他人?如何经营关系?(夫妻、子女、亲人、朋友、事业伙伴关系都是关系)
每个人是个体,社会是无数个体的集合,社会的呈现也是个人的呈现,国家也是个体总的呈现。
要去哪儿认识社会?还有比认识自己更好的途径吗?
假如“我”是有欲望的,那这个社会就是有欲望的,假如我是有“恐惧”的那这个社会就会产生躲避恐惧的机构,假如我是想要遵从于什么的,那这个社会就有产生控制的机构。
反过来“我”所接受的就是这个“社会”集体给予“我”的。
认识“我”就是认识这个社会。
知识、技能、学识都是为人性服务的,是为人的心性服务的。这样的学习还不能说是修身明性。
我们这个社会就是人类“意识”的显化。人类意识就是人的心灵运作。
不管是经商也好,从政也好,某项事业也好如果人性这块儿没有修通、参透,没有足够的洞见,那很难说大成。
因为以上的内容都离不开“关系”的经营,这个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人性就在关系里显露。认识人性就是认识这个社会的运作。从政也好,经商也罢,哪个不是在这个社会里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