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接生婆是一个长得好看又会保养的精致女人,她的男人长得矮小,老实又无趣,但她生养了好几个孩子,而且都长得高大英俊,但是唯一的女儿手脚不灵便,走路要夹着一张小板凳,说话口齿不清,口水涟涟,脖子上围着一块布。
这样有残缺的女孩在她十八岁时还是嫁出去了,娶她的是隔了好几个村的地主出身的男人,他三十多岁,很正常的男人,只因为成分不好,娶不到正常的女人,只好将就着找个女人传宗接代。很幸运,女人虽然残缺,但能生孩子,还会抚养孩子,而且孩子是健康的正常人。
接生婆的女儿出嫁时,吹吹打打很热闹。王龄那时读小学,跟大伙儿一起去看热闹,新娘是坐着轿子被抬走的。
南方的冬天不下雪,北风吹来,气温急降。早晨,太阳还没有爬上山坡,山岗上,屋顶上,田野里白茫茫的一片,那是下霜了。
王龄骑着单车去上早课,路上碰见了那个哑巴媳妇在挑水,沉重的担子压着她小小的身躯摇摇晃晃地往岥上的屋子迈。
这也是一个可怜的女人,她长得瘦小,脸上的皮肤像蛤蟆一样褐点斑斑,长长的流海遮着前额,从来看不清她的眼神。她又聋又哑,经常看见她在河边洗衣服,在菜园里哇哇大叫,有苦说不出的难受。
她是地主家的儿媳妇,男人有病,从来没出过门。上有公公,没有婆婆,还有一个老祖母。公公替儿子娶这个媳妇就是为了传递香火。
哑巴媳妇也争气,生了两个儿子,而且聪明健康。听材里的流言蜚语,这两个孩子是公公的种。哑巴说不出,这是永远的秘密。
八十年代地主的身份地位不再被歧视,但是有些地主的后代年纪不小了,错过了娶嫁的好时光。王龄村上的一个大地主家的儿子也是一样的境遇,三十多岁娶了一个傻媳妇。
这个傻媳妇四肢健全,但少根筋,好吃懒做,没有是非观念,没有羞耻之心,谁给她一点好处就跟谁走,哪怕上床。但她形象不好,整天蓬头垢面衣衫褴褛,而且嘴上没个把门,正常的男人都不敢招惹她。
她不安心在家种菜带孩子,四处游荡,谁家办喜事丧事,她准在场,看热闹,混饭吃。
王龄的奶奶每年生日都摆上几桌酒席,傻媳妇来过几次,后来不敢来了,因为奶奶每次逮住她都会说她几句,“你家孩子都慢慢长大了,你这个做妈的要为子女做个好榜样,你不要面子到处去讨饭,你儿女会看不起你的。”
奶奶同情傻媳妇的老公和孩子,有困难都帮助他们。傻媳妇无可救药不听劝,奶奶只好常叮嘱她的老公和孩子,尽量减少来自傻媳妇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奶奶被村里人敬重,不是因为她的菩萨心肠,而是她对周围人的正面影响和帮助,凡是有求于她的人,她都愿意帮助出点子,她希望大家的日子都过得好,孩子们都成才有出息。
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在农村传宗接代尤其重要,所以再丑再残的女人,只要有生育的能力都不愁嫁,只是可怜了出生在这样家庭的孩子,也苦了她们的男人。但不管怎样,有妻总比无妻好,有女人有孩子,就有了一个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