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不在于你怎么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在于怎么度过你的人生。如果你以正确的方式度过人生,梦想就会自己实现。 ——《最后的演讲》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觉得自己好像是急躁而不安的热锅上的蚂蚁,在为了如何实现自我实现梦想而焦虑得心烦意乱;也像是在广阔无边的海洋里一支奋力寻找方向的小船,为看不到希望的曙光而暗自悲伤。但是我觉得仿佛就是命中注定一般,我看到了这本书,并为其中的内容深深感动和震撼,著名的卡耐基梅隆大学教授也就是作者兰迪鲍许的人生智慧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这些日子,我也一直用书中的话语不断鼓励和支持自己。
“最后的演讲”是在美国一些高校中,著名教授退休前的最后一课。但是兰迪教授没有准备退休,可是因为患上胰腺癌只剩下了几个月生命。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给自己日后不能陪伴的孩子献上人生教育的课,也为了指引听众观众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他选择了进行这次最后的演讲,而演讲的题目则是真正实现你的童年梦想。
梦想,是一个多么诱人的字眼,又是一个多么抽象的概念,每个人对于梦想的定义都是不同的吧。可就算再千差万别,也总归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吧,起码在我看来就是如此。我好像也记不起自己童年时候有过怎样的梦想了,但是身在现在这个状况中,我想我只是想一个个攻克眼前的难题,努力学习多种多样的知识,不断的充实自己,到最后我就能够实现自我,也就是完成我的梦想了。任凭谁都知道,梦想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自我不是那么容易找寻的,困难也不是那么容易克服的,但即使如此,也总会有方法让我们离梦想进一步、再进一步,直到抵达梦想彼岸。
整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信念和一个方法。
我们可以把我们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阻碍都看成是砖墙。而砖墙的存在是有原因的。它们的存在不是为了阻挡我们,而是要给我们一次机会,来表明我们是多么想得到某个东西。这是一个很有鼓励意义的信念,记得看到喜爱NBA的朋友也转发过类似的说说,内容也大体一致,只要当你想要某种东西的渴望达到了顶峰,你就不会畏惧一困难,如果你半途而废或者知难而退只能说明你不够想要。为此,在这之后每当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棘手我好像没办法解决了,每当我觉得自己过的很辛苦很累,每当我感到我快坚持不下了,我就会问自己你到底想不想要实现自我,你到底想不想要过自己喜欢的生活,你到底有多想要。这样以后,我会惊奇发现力量又回来了,我又重新寻找解决的途径和克服困难的方法,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这样一种信念是很重要也很有作用的,单凭热爱不够,想要成功做到一件事还需要信念,信念是支持你走得更远的动力,希望这句话你们也能记住。砖墙并不可怕,你可以选择绕过去。
还有一个方法,可能是一般人觉得很不可思议的。当初有一位学长和我提到他的这个想法时,我其实并不十分理解。但看完这本书后,我瞬间就有了强烈的渴望去这么做——帮助他人实现梦想。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尽管周国平散文中却写到人人生而孤独,你可能孤独,但你不可能和他人没有任何联系。现代社会不是强调合作,强调配合,强调团队精神吗?虽然帮助他人不一定让你们结成团队去做到一件什么事情。但是假如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帮助他人解决困难或者实现他们的梦想,日后定有一天,他们会很乐意来帮助你实现梦想。这是一个双赢的结局,更是一个相互帮助的过程,资源毕竟有限,机会再多也必须要抓得住,所以我觉得这个不失为一个很有效果的方法,并且包含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只是用这样的话表述罢了。希望大家能记住这个方法,也算是实现梦想路上一条看起来弯曲的捷径了吧。
我说的还只是两个对我影响很大的方面,但书中通过讲述作者实现梦想的经历会给人非常多的启发,希望有时间大家能够去看看这本书,或者找到相应的视频去切身感受一下。希望对你们实现梦想有所帮助。不要怕实现梦想,还要会实现梦想,所以就是要勇敢而机智地实现你们的梦想,祝你们和我一同好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