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十岁之前的171天- 168

三十岁之前的171天- 168

作者: 壹言肆韵 | 来源:发表于2018-01-14 23:41 被阅读21次

    2018-01-14 168天  乐之旅

    这周五是歌手2018的首播,不知道什么时候养成的习惯,已经不习惯在晚上看固定的电视节目了。今天凌晨,我从头到尾完整的看了这一期节目。正好用来作为今天以“音乐”为主题的记录。

    01

    我是一个音乐爱好者,按照我妈的描述,从小我就对音乐比较敏感。对街头敲鼓的鼓点、对听过去的音乐,都能有比较清楚的记忆。

    到后来,对音乐的理解越来越多,而本来兴趣爱好就不是特别广泛的我,在小学开始的一系列表格里,若要填写“兴趣爱好”这一栏,我都会填上“音乐”这两个字。从小学开始,大多老师都还是喜欢自己所教学科比较灵光的学生,所以位列在最招语文老师待见之后,大概就是受音乐老师之宠了吧。对此,我还是要感恩的。毕竟能有一个真正的爱好,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会给自己留有一束带光的窗口。

    大概小学的时候吧,自己还是能在学校的六一晚会中拿下一首独唱的节目份额的。到后来,自己就能代表学校“文艺队”来参加全校的表演,那成为自己记忆比较清晰的“小骄傲”。

    只可惜,小时候因为条件不允许,没有学到自己感兴趣的架子鼓和钢琴。这成为了我妈到现在都后悔的一件事情。那个时候在暑假报名了一个“竹笛”班,当时是说用来锻炼我的肺活量,而后来我想这可能只是一方面吧,另外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一根笛子的配置价格比较“合理”吧。 不过不管怎样,小时候有关音乐的记忆都是挺高兴和快乐的。

    再后来大一点就开始接触流行音乐了,主要在那个时候,应该是在97年左右,铺天盖地的普及了VCD,DVD,CVD,家庭影院逐渐成为每个家庭的标准配置。从而也带动了光盘的销售。那个时候,周末、节日或者闲暇的时候,都会在家放上几首歌。我爸其实应该也算是“科技迷”了,在家里配置上这些“时髦”的影院设备后,我能清楚记得他满足微笑的样子。而现在,自己对音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自己现在一副耳机的价格可能都超过了当时一套家庭影院的价格,但是除去音乐带给我的安宁和音效的震感之外,似乎已经很难再感知到20多年前的那种欣喜和期待了。

    谢霆锋和周杰伦是首先接触到的带有光环的歌手。大概五年级的时候,谢霆锋一时间就成为了周围同龄人都崇拜的偶像。当时有两件事极其突然,一件是98年法国世界杯,一件就是谢霆锋了。听不懂的粤语成为了时髦和洋气的象征,不少小伙伴都不知道是怎么模仿的,用蹩脚的所谓“粤语”,念叨着谢霆锋的歌。而周杰伦的歌,从双节棍开始我是并不能接受的,我总觉得它过于叛逆,不是我这种“乖学生”应该接受的。可是到后来才发现,纵管自己有意见,可是每一次周杰伦发专辑,都是我们同学圈里的大事件,所有周杰伦的歌都会成为大家课件哼唱的流行曲。去年,北京工体开了周杰伦的《摩天轮》世界巡演,好多人去都泪流满面,每一个前奏轻弹的乐符,都能成为集体呼喊飙泪的按钮。可能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吧,我们虽然在不同的城市长大,学习成绩有好有劣,但周杰伦的标签毕竟跨过时间空间的障碍给我们每个同龄人都打上了一个标签,十几年后,我们即便形同路人,但是因为Jay Chou的音乐,我们可以集体把记忆穿越回2000年。

    当然,我也迷羽泉。羽泉的所有专辑我都听过,而我记得我最早买的正版的卡带,就是羽泉的。羽泉应该是作为组合的代表,在我听歌的那个年纪里,不仅传递了音乐的能量,还传送了“哥们情谊”的情怀。庆幸,现在虽然羽泉更多还是以陈羽凡、胡海泉单独出现的身份活跃在荧幕上,但是羽泉从来没有宣告解散,也时不时能看到两个中年男人以“羽泉”的身份在唱着《最美》《奔跑》《深呼吸》…… 真好,他们还在。

    高中的时候,是能让我所有“文艺细胞”肆意放纵的最好年华。我非常感谢我的高中母校给予我任性充分的空间。带领小伙伴把停播10年之久的广播站又开了起来,主持了不下十场大型的演艺活动,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配合学校的管乐团了解了更多交响乐的知识。对柴可夫斯基、施特劳斯的兴趣就是从这个时候启蒙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在高一的时候有一个高二的乐队,演唱了五月天的《倔强》,从而开启了我对五月天的“粉丝”状态。到今天为止,能称得上真的是偶像一样追随的,也只有五月天了。我在北京、深圳、西安、香港、东京都已经听过五月天的演唱会了,他们也是记录我成长的音乐符号。

    02

    可是,音乐之所以深刻,某种程度上,是因为音乐回馈给孤独的你以孤独的交响。

    音乐里开始有故事,歌曲里开始承载记忆,每个身边的朋友都会不经意间再打上长什么样、说什么声音、做什么工作的标签外,额外会有一首专属于他或她的bgm。

    试图用一个耳机来隔离自己与外界的喧嚣,却不料,封闭的耳道里,音乐却装载来更多的生活味道。

    因为工作和学习的原因,我的音乐清单里开始有泰国、日本、韩国、欧美的音乐,从来不喜欢听的说唱rap,近期也因为GAI, 路转粉,逐步听了起来。而又一些故事,有一些歌,或许是因为快要30岁,已经有了一些自己人生故事的原因,再重新听起,竟然会潸然泪下。

    我始终是个音乐的看客、听客,我可能从来都是半斤八两不会成为铁杆的发烧友。但是至少,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我会知道,这个情景,应该听点什么歌。 它们逐渐烹调出了我的生活味道,也逐渐勾画出我想象的生活情调。

    03

    Jessie J 出场的时候,我不由地说了一句 Amazing!她和霉霉是我最喜欢的欧美女歌手,无论从表演、现场还是从音乐魅力来看,我会被深深的折服。

    所以,音乐传播的不只是乐符和旋律,其实它承载的文化和个人态度最值得钦佩和品读。我不太喜欢选秀节目里渗透出来的音乐与理想强行挂钩的剧本人设。不管真与假,我作为一个观众已经被玩儿的失去了信任。那音乐和歌者之间的纽带在于哪儿?

    在于故事。

    音乐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讲,都承载了故事。歌手这个节目的最大创新,不也就是在剪辑中增加了竞演前后的故事铺垫,从而让我们更能理解歌曲和歌者的关联么?

    一个爱听音乐的人,必然会去创造故事、品读故事、收藏故事、倾听故事。而这些,都是我30岁要继续做、继续坚持、继续享受、继续分享的。

    (今天写到了音乐,不自主的打开了话匣子。庆幸能在12点前完笔,我在高铁上就开始敲字,辗转地铁回到北京的小窝,继续马不停蹄的码字,终于完工。我想今晚应该又可以好好把属于记忆的那些标志曲目拿出来听听了。庆幸,我没忘记它们,而更庆幸,音乐记载了我太多成长的印记0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十岁之前的171天- 16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mcl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