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中庸》中有一段关于“预”的文字:“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豫,亦作“ 预 ”。)
汉代刘向《说苑·说丛》“谋先事则昌,事先谋则亡”。意谓谋划好了再去行动,就能繁荣昌盛;行动之后再去谋划,就会灭亡。
《鬼谷子》中写道: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捷万物。
做事在谋,谋事在先。
孩子小时候学琴,老师每次上新课前都会强调,先看不要着急动手,先读谱、分析谱子,再想,手脑眼如何配合,再动手练习。我的国画老师也说,画画之前一定要先读画,不要着急下笔,先充分地读画、研究、酝酿,待框架、结构、运笔、气息酝酿好之后再下笔。
弹琴在动手之前、画画在运笔之前都是“预”和“谋”。我们可能以为只有大事才需要“预”,或者说大人物才去“预”,忽略了凡事当中都有“预则立”的内在规律。
一篇文章,从立意到布局到逻辑结构到字斟句酌的反复推敲修改,动笔之前你甚至翻阅过1:10的参考资料,下笔如有神的酣畅当中有绝大部分是来自“预”的工作。
一件工作,从立案、筹备、各个环节的细节打磨、预案、替代方案、开展、结束,95%的工作和时间可能都花在筹备(预)上,所谓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
要想成就任何一件事,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认真的准备和周密的安排。没有准备的盲目行动,只能是虽碌碌却无为。
Zhuxi在《论chijiuzhan》亦曾引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zhanzheng的胜利。”
有准备,未雨绸缪才易于获得成功;无打算,心中无数就盲目办事,一遇困难猝然不知所措,就易于失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