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篇章:
《小孩努尔楠》、《赶牛》、《在河边》
阅读内容:
作者那段时间生活在富蕴县,跟着妈妈一起经营杂货铺,奶奶也和她生活在一起。
努尔楠是个小男孩,声音清脆,爱着弟弟。
成群的牛经常来到作者的帐篷后面蹭痒痒,所以她们一家人白天夜里都在赶牛,她觉得很有意思。
在河边,她洗过衣服,见到了陌生的哈萨克小孩,还追过被冲走的衣服,还见过在河边走过的牛群和骆驼。
阅读感悟:
到年底了,正是业绩冲刺的时候,神经高度紧张,每天晚上都是过了12点才睡。在这个时候,重新拿起李娟的散文,真的是一读起来,就放不下。
她总是能把抽象的东西用具体的想象出来的画面,给你风趣幽默的描述出来,读来让我觉得,生活多美妙啊。
比如她写小男孩努尔楠的声音清脆,一般人可能就会说像百灵鸟一样,但是李娟不是这么写的,她说的是:
“娇脆、清晰,像是在一面镜子上挥撒着一把又一把的宝石----海蓝、碧玺、石榴石、水晶、玛瑙、猫眼、紫金石、霜桃红、缅玉......叮叮当当,晶莹悦目,闪烁交荟......等你缓过神来,俯首去拾捡的时候,另一把又五光十色撒了下来,真正的“应接不暇”啊”
这个语言很有意思,有书面语,但更多的,是一些大白话。
这个作家真的很接地气,而且总能注意到细节之处的美好。
我有时候会觉得,是不是因为我选择了生活在大上海,选择了一份节奏如此紧凑的工作,所以我总是写不出这么轻松的文字。
但仔细一想,还真的不是,你看,我肯定也听过一些清脆的声音,这不是只在新疆牧场上才有的声音,可是,我就写不出像李娟这样的文字来。
核心不在于我们活在什么样的时空里,而在于我们的心是否安宁,它能确保我们的想象力还是活着的,然后在文字功底扎实的基础上,接地气又不乏生气的文字,才能信手拈来。
这个过程,既要修心,也要练笔。
加油吧少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