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区

作者: 阿哈牧童 | 来源:发表于2021-11-02 06:08 被阅读0次

老陈的理想是拥有几亩地,种上自己喜欢的瓜果,盖上自己喜欢的小楼,邀请自己喜欢的朋友,隔三岔五的喝一喝自酿的啤酒,谈一些诸如人文、艺术等等不关痛痒的话题。自从有了这种想法,老陈的工作便不再单纯,而且,工作和生活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

他自己开着一家不大不小的物业公司,以前是做互联网的,而互联网人天生就是务实的理想主义者,一方面觉得一些应用性的技术能够大幅度的改变人们的生活,从而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另一方面,在产品的推进中总是在以小成本的方式进行尝试,期望在一个点上实现突破。所以,他认为自己做的是一种新型的物业,一种以人文社区构建为归宿的物业。

把这两点加在一起,就构成了今天的故事:《海豚湾》。

老陈想要在自己公司服务的一个新小区引入生活馆的念头由来已久 ,当初通过招标的方式击败了几个对手进入这个小区,他就马不停蹄的改善着小区公共区域,首先清运积累了近十年的垃圾,其次清洗小区楼面地板,给绿植浇水,构建微景观,为小区的电梯做了年检(小区电梯已经脱审几个月了),还在树上挂上了模型松鼠,太阳能灯和七彩的风车,还在物业办公室门口搭建了一个生活空间,摆上了桌椅...,连顽固的房开都不得不承认,现在的物业比之前自己下的那个仔的前物业要专业得多。这个小区好像一个大姑娘,而老陈随时都在想着怎么能够让这个大姑娘更加漂亮一些。经过了大半年的小区建设,大的如智能安防已经到位,小的如水、电、绿植的管理,小区公共区域维修和小区业主服务等等都已经基本到位,现在正式考虑构建生活馆的时机。

说干就干,老陈开始策划主题观影活动,内容当然离不开人文,选来选去,《海豚湾》这个拍摄于2009年的纪录片进入了视野,一则这是对日本的控诉,二来这是一种非常好的人与自然的题材。老陈的夫人,同时也是他在公司的得力干将,非常支持他的工作,只要他提出一个点子,大部分的准备和实施工作基本上都是老陈夫人来做。

老陈设计了宣传海报,并且在小区显眼的位置张贴了出来,同时邀请了志同道合的一个朋友来帮忙主持。老陈夫人则负责准备人、准备物。物料的准备需要与观影主题相关,于是老陈夫人购买了会发光的小海豚,海豚帽子以及海豚的挂件,装饰了物业办公室,还准备了一些茶点。

多少人会参与这个活动,他们心里没底。按照统计规则,1000人的小区,哪怕只有2%能够参与,也有20个人,对于这么一个小规模的,具有讨论性质的观影活动,应该就够了,但是,统计的乐观并不能让老陈放心,反而,老陈夫人的实际行动支持,让老陈多少有了点底。

老陈夫人很有亲和力,而且做事情非常热情,来小区大半年了,与小区的很多业主也处成了姐妹,而这次的观影活动虽然带着强烈的老陈的个人理想色彩,但是从宣扬环保,保持生态平衡角度看,不失为一次良好的公益活动,老陈夫人自己觉得,哪怕就一个人来看,这种活动也值得搞,何况,她还有自己的高招邀请人来捧场。

老陈夫人分析了什么样的家庭最容易参与到这样的观影活动中?小区无外乎几种群体,房开商,其他商人,公务员,国有企业员工,教师,学者等等,房开商虽然有时间来看,但是从近几十年的发展来看,房开的唯利是图与电影内容中强调生态优先的主题是格格不入的,所以房开商被老陈夫人排除了,更何况,现在小区业主委员会还与房开商在就公共部分权益打官司,自己的物业公司又是业委会代表业主招聘进来了。当然,推而广之,商人这个群体或多或少都缺乏这种大的生态观,毕竟还没有那么成功,于是商人群体都成为了老陈夫人的次级选择。公务员群体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周六又不上班,现在国家三令五申的强调生态底线,而且爱国主义教育中,日本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但是,公务员群体公私是很分明的,尤其是有一定职位的,到哪儿都以一种领导训话的方式,估计会使得本来开放的交流变味。国有企业员工应该是不错的选择,她正好认识几个业主,并且还加了微信,教师群体也应该可以邀请,毕竟这种记录片本身也是一种对全人类的教育,学者有其看待问题的视角,也可以尝试一下。

老陈夫人拿出了手机...

“小宇爸爸,你好,周六在物业办公室有一个观影活动,播放纪录片《海豚湾》,想要邀请你和小宇一起来观看,中间我们会就纪录片进行讨论,还有小礼品发放,是一次教育孩子的机会,不知道你们有时间没有?”

“齐齐妈妈...” “果果姥姥...” “王子妈妈...” “西西爸爸...”

...

这一通电话打下来,确认的就有十来个,一般来说,上一二年级的小孩子来参与看电影,学习,家长都会跟着来的,所以,物业办公室这么大的地方,基本上就塞满了,于是老陈夫人算是完成任务了,其他的更广泛意义上的宣传就随便老陈了,她算是保底的。

时间过的很快,观影日期到了,老陈夫人再次确认了之前答应到场的人员,有两家临时有事,其余的都表示能够到。老陈夫人摆出了茶点,静候大家的到来,人也陆续到了,初冬季节,丝丝凉意,但是物业办公室里面吹着暖风,孩子和家长一进来,老陈夫人热情的招呼加上暖风拂面,双重的温暖让孩子和家长都感觉非常受用,忆往昔,真的是峥嵘岁月...

预定时间到了,老陈简单讲了几句本次观影的过程,就叫上了主持人,一个三十五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介绍了影片的一些来龙去脉,同时提出了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希望大家一边观影,一边想想有没有答案。

观众们在一个多小时的观影时间里都聚精会神,一方面强烈谴责日本的渔民大肆捕杀海豚的恶行,另一方面对于政府的助纣为虐、颠倒黑白愤怒不已,同时,也在思考之前主持人提出的那些关于人与自然的诸多问题,还有黑格尔的著名论断:“人类从历史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以及我们可以怎么做的问题。

接下来是约半个小时的讨论,有带着感情色彩去看待这件事情的,认为日本人从历史上就劣迹斑斑;也有相对中立的认为这个纪录片本身也有媒体共有的通病,那就是只展示有利于自己观点的宣传材料;还有相对激进的,认为只有回归生态理性才是人类的唯一出路,其中必须经由牺牲经济、牺牲传统等等环节..

小朋友们虽然说的不多,但是能够领到一个漂亮的海豚帽子和一个会发光的海豚挂件,也非常高兴...

美中不足的是大部分观众听不懂英语,尤其是小观众,而纪录片中所展示的矛盾冲突又不可能过于血腥,大部分都是通过语言描述的,因而如果不看字幕,深层次的理解是困难的。

不过,不管怎样,老陈对于本次的活动还是相对满意的,他将自己的生活理想在小区进行了实践,同时得到了部分人员的共鸣,值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文社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miw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