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些内容发现作者每天只写一点点,谓之“寸进”,各种各样的书都读,记录自己有感触的地方,说中国的白话文写作受到污染,比较欣赏文言文写作。也听人说过,以前所谓的文章必须是文言写成,白话文写作就像日常生活用语,是没有什么营养的。不知您怎样认为?
也有下面的说法:
见
如果你与人交流,常有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之感。很可能过去十年,你读的好书没超过100本。
写读书笔记,百千万,区分开不同类型的人。钱钟书的读书笔记保留下来,就有79册,一万五千页,不少还是文言!
关于体系:学人常喜欢架构理论体系,以某某理论第一人来吹牛。但钱钟书始终认为体系会随时间崩溃,鲜活证据更重要。达尔文同样重视鲜活证据。
感
虽没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但读的书,尤其是好书,没有超过100本,因为不记得自己读过什么书,读了和没读过一样,可见自己读书“走马观花”的时候比较多。
写读书笔记是在学生阶段做过的事情,好长时间没有写过读书笔记了,直到前阶段学到“费曼技巧”之后,才开始慢慢积累卡片。
至于建体系和搜集鲜活的证据,目前都还没有到这个阶段,但“鲜活的证据”想来是比较有价值的。
思
关于读书,关于笔记,关于搜集资料(证据)自己都处于初级阶段。
好书太多读不过来,时间不够读不精细,心情不好读不进去,这些借口盘踞在脑子里很久了,是因为什么样的情绪影响的?
好书太多,是专注度不够造成的,好书值得一读再读,每周读一本,两年可以读100本吧。贪多嚼不烂是古训,多少人真正理解?
时间不够是经济学的基础之一,这是不争的事实。这样说,好像自己的时间很重要、很金贵,究其原因,还是认为有很多事情排在读书学习之前,芒格老先生号称“行走的书本”,是将读书作为吃饭之外的第一大事。难怪他会建立多元思维模型。
情绪不好时,更应该多读书。就好像“人丑就该多读书”一样。既励志又正确。
笔记以前是记在本子上的,笔记本倒是有不少,但很少回过头去读,记笔记的时候那叫一个认真,后来发现没什么用,慢慢放弃。有一阵子流行直接将笔记记在书上,在读MBA时,书的留白特别多,感觉记在书上很好。后来读到毛主席读书还在书上做批注,感觉在书上记笔记很酷,现在的书都是在上面记笔记,倒也有趣。
搜集资料,有一阵子,囤积了很多,后来知道这是信息收集“松鼠病”,有时候需要像牛一样“反刍”才能消化。搜集再多也没用,因为用的时候找不到,不是自己的,就像罗胖说的要学会“缝一针”,和已有知识链接,才是真正的学习,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感到不舒服,才有可能产生真正的学习。
行
如何读书、写作、收集,先写卡片吧。
心智工具箱读书卡4 心智工具箱读书卡4
85/1000,不管质量,只管写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