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会看到新闻,某某受到伤害/侵犯,或者某某求助,而群众漠视,然后结论或者读者评论通常都是人情冷淡社会风气变差blabla,那么真的是这样么?
这次我们就了解一下估计很多人都已经知道的现象,“旁观者效应 (bystander effect)”.
心理学家对这个话题的兴趣已经持续了超过40年,而这个兴趣火花的产生则是因为一个非常著名的谋杀事件: 1964年,纽约,一个叫做Catherine Genovese的年轻女性,在工作结束回家的夜里被人杀害。纽约郊区杀人在当时并不是少见的事,但是引起公众以及媒体关注的是当时的警方调查发现至少有38个人注意到受害者在街上受到了袭击,然而没有人尝试施以援手。这38个人中,只有一个人从窗内喊了一句“放开她”,另外一个人呼叫了警察,但是当警察赶到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在这个事件之后,2个心理学家Bibb Latane 和John Darley,决定去研究为什么在这个情况下人们没有去参与施救,于是开始了关于旁观者效应的实验。实验的假设是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现自己处于旁观者的情境下,我们可能看到了有人车抛锚,有人突发疾病,有人在街上晕倒……我们也可能看到了一个犯罪行为,一场火灾或者其他与其相近的紧急事件。Latane和Darley认为在一些情境下,人们是会进行干预(比如说报警,送医院),而有一些情境下,人们却不会。他们的实验目的就是去寻找到底哪些情况人们会出手哪些情况下人们会作为旁观者。换句话说,他们想要观察哪些情境会增进或者抑制旁观者效应。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他们在实验室中设计了一系列很有意思的心理实验。这些实验的主要因素是它们都在一个可控的实验环境下进行,因此研究者得以对很小的因素进行控制然后去观察和测量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人们出手帮忙的意愿。研究者设计了一定数量的紧急事件,比如一个人急性病发作,一场火灾,一个人从梯子上掉下,然后观察在什么情况下被试会选择帮助,什么情况下则选择漠视或者旁观。
接下来介绍其中一个关键的实验,为lanata和rodin在1969年所做。叫做“痛苦中的女人”。研究者在大学中邀请学生来到实验室,提前告诉他们要参与的是一个市场调查研究。当学生们到了实验室后,他们被一个年轻的女性接待并且收到虚假的调查问卷。所有的这些提前告知的信息,市场调查的问卷,都是为了让学生相信自己在做市场调研而不是其他实验。当他们坐在房间里填表时,接待他们的女人离开了房间,走到隔壁的房间。因此学生们可以听到女人的动静。接下来,学生会听到这个女人开抽屉,攀上椅子或者爬梯子,然后重重的摔下。伴随着这个摔下的还有尖叫以及寻求帮助的哭泣。Latane和Darley感兴趣的是多少独自一人在房间参与这个研究的被试会去到隔壁房间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帮助。结果发现在30个单独被接待然后一个人在房间里填表的被试中,有70%的人对摔下的女士进行了帮助。这个表达了当人们独自一人或者是唯一一个旁观者时,他们会更倾向于去进行帮助,这个数字为70%,这个行为与我们的社会规则相一致,即就是当一个人承受痛苦时,另一个人需要对他进行帮助。
之后,研究者再次对实验进行调整,他们使两个被试同时参与调查,其他因素不变。所以在事故发生时,房间里有2个人在填表。研究者的假设是在这个情境下,人们会更有意愿去进行帮助,因为如果70%人在独自的情境下会进行帮助,那么两个人在场并且都不愿进行帮助的概率就会很小。然而结果恰恰相反,在这种情况下,只有40%的帮助率(就是2个人中起码有一个人去帮助摔倒的女人),这个结果说明了另一方的在场反而将一个人帮助的意愿从70%降到了40%。而在研究者最后设计的情境下,房间里的被试同样是2个人,然而其中一人是研究者自己安排的演员,这个演员知道实验过程和目的,在女人摔倒后不会做出任何举动。在这个情境下,只有10%的被试真正的出手去帮助了那个摔下的女人。换句话说,如果身边存在一个消极被动的旁观者的话,那么人们进行帮助的可能性则从70%剧烈下降到10%。这个研究的发现,即另一方的存在会导致人们干预行为的降低,也就成为了后来我们所熟知的“旁观者效应”。
另外,Latane和Rodin还发现如果2个目击者是朋友的话,那么旁观者现象的抑制作用会比两个人互为陌生人的时候低得多,因为在这种模糊的紧急情境之下,每一个旁观者在行动之前都会观察另一方的行动来获取相应的行动信息,而容易将另一方的不行动误解为对方并不关心,从而觉得这个事件并不危急。而如果两人是朋友的话,那么两人误解对方的几率就小了很多,所以就更容易去进行干预行动而不是做一个旁观者。
但是,这类实验有一个缺陷就是这个研究并非那么贴近真实生活,而是在假设情境下以关注旁观者效应为目的的实验。在真实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我们对一些事物的干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件事物发生的紧急程度,地点,原因等等。比如我们并不会那么乐于给那些喝的大醉不省人事,或者嗑药导致精神错乱的人进行帮助,因为这些结果是他们自己所导致的。而对于另一些情境,比如火灾,抢劫等等,人们在目击了这些事件时,便会很快的对事件进行分析,来判断自己是否应该进行干预。有一点值得关注的就是,那些危及到个人人身安全的事件,恰恰是人们最不容易施以援手的事件,因此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这类事件会引起那么多人的围观或者关注,却没有人真正挺身而出去做一个英雄。
另外,旁观者这个概念,并不简简单单是某个人在某种情境下的立场而已,这同时也是个道德层面的概念。在很多情况下,一个人旁观或者我们称某个人为旁观者,通常都带有隐含的指控性质,也就是说这个人在一件性质恶劣的事件发生时选择了不作为。同样,旁观者也可以成为遇事没有作为的很好的借口,比如在一个恶性团伙犯罪发生时,一些人可以说:“我并没有参与,我只是旁观的而已。”而这些方面,正是很多心理学家没有去关注的点。也就是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谈论到的旁观者,其实潜意识里这个词汇并不是中立的仅仅是一个名词而已,这个词汇同样会引起责备,推脱一些人的行为,或者在道德上对当事人的行为进行评价。具体的事件我们回想回想看到的新闻就能找到相似的现象。比如这个婚礼事件,很多人指责当时其他人士的不作为,而当事的人士也可以反过来推脱说他们只是旁观,并没有参与。
当然,像国内扶人反被讹的事件导致了人们对这类事件的不作为就属于另外的话题层面了,暂不讨论。
写完才发现百度词条就有专门的旁观者效应词条。。心好累 _(:3 」∠)_
-----------
另外,有个很有名的旁观者效应视频,估计不少人看过,不过还是值得一看。我找了半天,不管什么网站,有中文字幕的都只有这个版本。。所以大家看的话忽视前面30秒莫名其妙的东西就好了。
A_见死不救的4个原因--旁观者效应http://my.tv.sohu.com/pl/2752643/22102220.shtml
-----
Reference
Latane, B., & Rodin, J. (1969). A lady in distress: Inhibiting effects of friends and strangers on bystander intervention.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5(2), 189-202.
Latané, Bibb, and John M. Darley. "The unresponsive bystander: Why doesn't he help?." (1970): 276-290.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