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朋友圈里的营养学,科学吗?——读《非药而愈》

朋友圈里的营养学,科学吗?——读《非药而愈》

作者: 阳光小小AHA | 来源:发表于2023-02-26 23:58 被阅读0次

    现在是信息泛滥,记忆碎片的时代,我们经常在朋友圈看到个人发布的营养学信息,本篇举例说明如何看待这些信息,规避误导性。

    数据还是观点

    如果一篇文章讲的完全是观点,没有证据来支持,那么我们将无从判断其对错。

    比如,有人告诉我们,糖尿病患者不可以吃水果。要是只是陈述到这里,没有数据支持,这只是一种说法,对我们了解事物的真相帮助不大。我们只能选择忽略它。

    数据的来源

    光有数据还不够,数据要有来源。数据没有来源几乎和没有数据一样不靠谱。

    在有信服力的科普文章里,关键的数据一定会注明来源,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否则我们无法判断这一数据是不是想象出来的。

    在这个来源的基础上,还要看这个来源是否可追溯到最初产生数据的那个实验或者调查。同时引用也要具体,比如某某医学杂志某年某月第几期第几页。

    数据的权威性

    有了可追溯和具体的数据,下一步要考虑数据的可靠性和信服力。具体要从以下几点考虑

    1,小数据(案例):可能有不同的来源,或亲眼所见,或道听途说。显然亲眼所见的可靠性要大得多。

    2,不可控因素:数据可能是推文,媒体,书籍,或学术文章等形式呈现。一般来讲,越接近学术文章,可靠性越高。

    3,学术水平:引用学术文章中,知名学术机构有影响力的科研小组发表在好杂志上的大数据更有信服力。

    4,实验设计和逻辑问题:要从逻辑的角度来思考,数据不会撒谎,结论是否有误导。

    利益冲突

    当篇论文的作者有利益冲突时,我们对文章的结论更要仔细推敲。

    对1140篇原始文献的研究发现,产业资助的研究得出对产业有利结论的概率是中性结论的3倍。我们要仔细的分析,并通过实践检验其观点和客观性。

    长期效果和副作用

    有时候某些膳食干预方法在短期会给出有效的结果,但是长期不一定有效,甚至有很大的副作用。所以作为读者,用这些数据指导生活时更要小心。

    未完待续......


    每天进步一点点,用积累的心态,在学习中创造,在生活中落地。在此共勉共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朋友圈里的营养学,科学吗?——读《非药而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mqh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