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爽的风吹走了夏日的墨绿,绵绵的细雨 渲染了秋日的金黄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漫步街头 ,我感到丝丝凉意 。
“卖桃了 !卖桃了 !又脆又甜的大桃子!刚摘的新鲜桃子啦!”突然,街边传来一阵吆喝声 。这吆喝声打开了我久违的一段记忆,我又想起了那位桃园老人。
几年前采摘风兴起,我和邻居小妹也赶了一把时尚——去桃园采摘鲜桃。
记得那是暑假的一天,吃过早饭 ,我们俩骑车沿公路 一直向北 ,直达滹沱河的北堤 。
堤下公路边正好有一个小桃园 ,大概有十几棵桃树。我们绕过公路边的一幢颇有些豪华的两层楼的酒店, 走进了桃园 。
一位七旬老人正在树下吸烟 ,见到我们 ,马上站起来 。我们说明来意 ,老人热情地说 :“你们俩是我这个小桃园的第一批客人 ,欢迎采摘 !闺女 ,来 ,先尝尝桃子甜不甜 !吃够了 ,吃饱了 ,再采摘带走 。”说完扔掉烟头从树上摘下几个大桃子递给我们 ,并搬来两个小板凳请我们坐下 。
我仔细打量老人,中等身材,背微驼。花白的头发,黑红的方脸膛上有几颗老年斑,一双略失芳华的大眼睛含笑地望着我们,很慈爱,很亲切,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我们坐下来和大爷攀谈起来 。 “大爷 ,你这个桃园怎么就十几棵桃树 ,怎么这样小呀 ?”我好奇地问大爷 。“桃树多了, 我一个人管理不过来。”我心里一愣,七十多岁的人了还种树,自己管理,难道儿女不孝?还是无儿无女?可是看老人的穿着,干净利落,像县城退休的一位老者,这两种情况都不可能啊!
“您,您一个人?家里人不帮您吗?”大爷从上衣口袋里面摸出烟盒,缓缓地抽出一支,右手捏着过滤嘴在左手的大拇指指甲上敲了敲,才点燃。眯着眼深深地吸了一口,慢慢地吐出来。
“这片桃园是我儿子承包的一块儿地,以前一直种庄稼。前些年县里在这不是建了个蔬菜水果批发市场吗,我儿子立刻就在临公路 这盖起了二层楼,开起了饭店。 呶,”老人抬手指了指前面的小楼,“一大早市场上批发菜的菜农,收菜的老板都聚在这吃饭,一天客人都不断,生意可红火了!”儿子是老人的骄傲吧?!,说起儿子老人眉飞色舞,那烟圈也轻盈地跳跃起来。
“那是好事呀!儿子发财了,你也跟着享福啊!”大爷笑眯眯地点点头“嗯,儿子媳妇挺孝顺。把我住了多年的老屋翻盖成了新房,买了大彩电、冰箱、洗衣机,月月给零花钱,就像城里人拿工资似的。哎,就是他们俩口子整天在饭店,我整天都见不到人影。”“你家大妈呢?”
大爷弹了弹烟灰,猛地吸了一口,那烟圈像一团浓雾喷出。“儿子开饭店的第二年春天,我从地里浇地回来,老伴歪在灶台边就不行了,心脏病犯了。当时,家里没有一个人。哎!”
我和邻居小妹不约而同地对视了一眼,我后悔不迭地说道:“大爷,对不起,惹你伤心了!”大爷低下头,掩饰着红了的眼圈。“没事,都过去这么多年了。”
“那您现在还种地吗?”我小心翼翼地问。“老伴去世以后,儿子说什么也不让我种了,把地都租出了。”“看,你儿子多孝顺啊!那您现在自己住?”“儿子儿媳不放心 我一个人在村子里居住 ,非让我搬到他们的酒店来住 。”
“您儿子想的周到,你如果自己住,他们肯定不放心,搬过来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的,多好!”
老人长叹一声:“哎!俩孩子是好孩子,对我好得没得说。这俩孩子是真忙,虽然住一起,但是在一起吃饭的时候都很少。他们这酒店 整天人进人出的,我想搭把手,俩孩子说什么也不肯。老了,手脚都不利索了,我帮忙没准帮倒忙呢!一个人整天待着挺没意思的 。酒店后院一直闲置着,我就种了这几棵桃树 。 ”说着大爷的目光 转向桃林 。
我们随着大爷的目光 打量着桃林。说是桃林 ,实际上只有两行桃树 ,共有十二棵。树干有碗口粗细、一米来高,三大枝干与枝组,就像舞蹈千手观音摆的造型,伸向四面八方。浓密的绿叶间,一张张红艳艳的小脸若隐若现。
树下很平整、很干净,甚至没有一片落叶,没有一棵杂草。 “大爷,您这果园打理得真好!就像一个小小的院落一样。我们也去过别的果园,树下枯枝烂叶杂草丛生,都是坏果。”
“老了,喜欢清净,饭店太吵。我一个人吃饱了就围着这几棵树转了。”大爷慈爱地转向一棵棵桃树。
“闺女,你们明天春天来吧!这桃花呀,粉嫩粉嫩的,像小姑娘的脸蛋儿,可好看了!你们可以赏桃花,拍照片!花谢了,那枝条上的小桃子一串一串的,我都舍不得疏果……”老人兴奋地夸奖着他的桃树,这十几棵树就是他的孩子们吧!是它们陪伴着大爷迎来每一个日出日落,是它们陪着大爷走过春夏秋冬,是它们温暖了大爷的岁月流年。这小小的桃林不仅承载着希望和收获,也背负着寂寞和孤独。这一棵桃树是它的朋友?伴侣?知己?
“这‘北京十四号’成熟晚,肉厚、核小,脆甜脆甜的,便于储存。你们一会儿多摘点啊!”“大爷,这树要喷药你得请儿子帮忙吧!”我想大爷这年纪背不动喷雾器的。
“哈哈,放心吃。我这树呀没喷洒过任何农药,绝对绿色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那几个小虫子我捉就捉完了。我儿子可没时间管理这几棵树,他酒店那一堆事就够他忙的,住一块儿,说话的工夫还没有咱们待的时间长呢!唉!他们忙呀!”大爷的脸上写满了落寞。
“大爷,那您这桃子肯定好吃!每年供不应求吧!”“我不出去卖,等待有缘人来采摘!”大爷立刻眉开眼笑起来,“我的桃园都是回头客!闺女,你们吃了我的桃呀,别人家的都吃不上口了。”
我端详着手里的桃子,个头真不小 ,每个足足有半斤重 。它们撅着歪歪的小嘴儿 ,脸色红艳艳的,像娇羞的新娘,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咬一口,饱满的汁水溢满口腔,让人感觉甜蜜清爽,好像暑热都消失了。“真甜!真好吃!”大爷听了脸上乐开了花。
品尝完桃子,大爷就和我们一起采摘桃子了。他帮我们拎着编织袋,让我们自己摘。
“闺女,你们相中哪个就摘哪个啊!捡个大的摘,个大的甜!哈哈!”“大爷,我们把大的都摘走了,剩下小的你卖不出去怎么办?”我们故意逗大爷。
“不怕,种这几棵桃树就是打发时间,我从不摆摊卖。有人来摘就卖,没人来摘就让儿子送给酒店的客人品尝!”大爷笑呵呵地说。
不知不觉中,我们就摘了满满的两袋子。付钱时,老人却不收。最后再三推让,大爷只象征性地收了点钱并诚恳地说:“你们这俩闺女陪了我大半天,听我唠叨了小半天都不闲烦,我过意不去。平时呀,只有我这几棵树听我说话。呵呵!” 我从大爷的笑容里却读出了几丝苦涩。
告别老人,我陷入沉思。儿子开酒店,生意兴隆,可以使老人衣食无忧,却无暇顾及老人的精神生活。虽然住一起,然而为了工作,整天早出晚归,没时间陪伴老人,老人的心灵是孤独的。这些桃树成了老人的精神寄托,老人之所以慷慨赠桃,只是因为我们片刻地陪伴,短暂的聆听!老人的需求多么容易满足又多么难以满足!
从那之后,我喜欢上了“北京十四号”,喜欢光顾老人的桃园。春天赏花,夏天品桃,聆听老人的唠叨。 今年因为疫情,一直没有拜访桃园。这一年中,老人是不是依然独守桃园,与桃树默然相对呢?
如今秋风起,秋叶黄,又是一个春华秋实的季节,遥想大爷的桃园,估摸又脆又甜的桃子早已采摘一空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