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洞穴奇案-汉迪法官陈词读后感

洞穴奇案-汉迪法官陈词读后感

作者: volts_02b8 | 来源:发表于2020-07-16 21:33 被阅读0次

上次说到了基恩法官。让我回顾下他的主要观点,四个字就是绝对中立,接下来为了保证绝对的中立,那么就需要忠实的按照法律条文进行审议,道德因素不是法官的责任。

这次谈到的汉迪法官,其核心观点是以常识来判断。让我们看看他为什么持有这种观点吧。 

汉迪法官的陈词中,透露出浓浓的人本主义态度,比如其论证观点之一,法律为人服务才有意义。他先是指出了如果抠细节的话,审判需要关注很多的东西,并且需要很多的对于事实的疑问需要进行讨论,并得到一个确定的答案。比如被害人先是提议,后来又尝试撤销。那么到底这个撤销是算作事实呢?还是这个撤销不算做事实?当然这里汉迪法官也不会给出答案,因为他举这个例子,只是为了引出自己的一些价值观建立的过程,从而期望可以说服更多的听众。比如他认为,人类其实不是被条文或制度所统治,而是被其他人所统治。而这个统治的人,虽然名义上是遵从与条文或制度,其实本质上,他统治是基于他的个人的解读的。 举例比如统治者对于人民同情与理解,那么就仁治;而缺乏理解,则是暴政。另外从他的过往经验来看,法律制度下审判过程充满了浪费与无意义,大家往往比的是挑错或是利用复杂性来提升困难程度,谁的精力被最终消耗干净,谁就输了。大家反而没有抓住案件的根本。并且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所有的法律条文都是高度抽象或是原则性的描述。而人们在解读时,就不可避免的要提升其复杂性,然后落入了编织复杂性的竞争游戏中。考虑以上的种种低效,不如直接一点,最后都是人来下判断,那么就用最高效的方式,大多数人认同的常识。

然后呢,汉迪法官为了支撑自己的论点,还举了三个例子。 一个是针对本案的大众舆论,一个是如果把道德责任甩给首席执行官的不确定性,最后一个是他自己在法官任上成功解决问题的经历。 意思基本就是, 听听大众的,我的判决有民意基础;看看首席执行官的,你们都认可的方法不也是遵从于主观判断,并且还是基于留言决策出来的解决方法;再看看我的经验,费什么劲啊,follow your heart,直觉加常识,差不了。 既然结果一样,效率提升,为啥不用呢?老香了。

好了,汉迪法官的陈词也说完了。 我还是需要说下我的感想。我个人认同,靠个人或是大多数人的共识,是效率最高的。但也只是效率高,如果要想达到结果的正确,需要有一个前提的,就是这个人,或是这个大多数人的群体,是理智的,公正的,有道德底线的。不然分分钟给你拐到错误的路上。这里的汉迪法官审议所凭据的,其实不应该说是常识这种冠冕堂皇的东西,其实更应该是一个人化的神。只要相信这个人做的判断就可以了。当然这里这个人必须得是个神,因为神是不会犯错的,而人,真的是分分钟就会犯错。

在看了50年后再次上诉的伯纳姆法官的陈词,发现了新的分析观点。即当时大众的舆论为什么倾向于同情杀人的探险者,其答案是为动机。当这个动机是一个常识上面邪恶的动机,比如夺取财物,证实暴力,那么大众舆论会坚定的认为这是犯罪。而如果这个动机不是那么邪恶的,比如当时探险者为了生存而实施的杀人行动,则大众舆论会倾向于同情。照这个思路,我在快要被车撞的时候,拉一个人过来垫背,然后我活了过来,类似的案子,我们可能更倾向于这是一个邪恶的动机。

相关文章

  • 洞穴奇案-汉迪法官陈词读后感

    上次说到了基恩法官。让我回顾下他的主要观点,四个字就是绝对中立,接下来为了保证绝对的中立,那么就需要忠实的按照法律...

  • 洞穴奇案-基恩法官陈词读后

    先花点时间记录下背景,希望这样可以更深刻的理解自己当下这种不太正常的行为背后的原因。同时希望在理解自己的行为背后,...

  • 洞穴奇案-伯纳姆法官陈词读后

    开篇的一句话便没有看懂。“ 对立法机关而言,法律和道德不可分离,对司法机关而言,法律和道德相互独立。 立法机关禁止...

  • 2021-01-27

    继续听书《洞穴奇案》第三节,今天又了解了6位法官,崇尚“自然法”的福斯特法官,认为没有犯罪意图的斯普林汉姆法官,海...

  • 《洞穴奇案》读后感

    《洞穴奇案》一书,我原本就不想读的。想想吧:简简单单一个案子,要被十几位虚拟的、纸上谈兵的法宫们讨论来讨论去,真正...

  • <洞穴奇案>读后感

    之前在B站上刷视频的时候,看了一位UP主的推荐,直接就下单了他推荐的几本书,其中一本就是《洞穴奇案》。原因就在于他...

  • 洞穴奇案

    五名洞穴探险者受困山洞,水尽粮绝,无法在短期内获救。为了维生以待救援,大家决定抽签吃掉一人,牺牲他以救活其余四人。...

  • 洞穴奇案

    一:案情介绍 两千多年后的4299年,在虚构的纽卡斯国,有五个洞穴探险者遇到了山崩,被困在了探险的山洞里。救援队很...

  • 《洞穴奇案》

    《洞穴奇案》 【美】彼得·萨伯 2018年11月30日—2018年12月3日 如果今年没有读到《永恒的终结》这就应...

  • 洞穴奇案

    观点一:(有罪) 法典的规定众所周知:“任何人故意剥夺了他人的生命都必须被判处死刑。”尽管同情心会促使我们体谅这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洞穴奇案-汉迪法官陈词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mvmh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