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就是个笨孩子,与聪明几乎擦肩而过,之所以学习成绩好,全仰仗于背书。
从小学起,我就开始背书,从一年级一直背到六年级,因为觉得自己不够聪明,所以更要利用周末的时间背书。那个时候,我可不管什么理解不理解,总之认为记在脑子里的就是自己的,考试对于我来说,从来没有发挥失常,只要是脑子里有的,试卷上就能体现多少。九十年代的农村小学,教师严重短缺,课程设置单调,甚至简化为每天只开设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程,纵使只有两门课程,我依然学得辛苦,索性还没有辜负了所有的努力。
上了初中后,最好的学习技巧依然是背书。课程设置除了语文、数学,还有英语和政治两门课程,面对突然增加的课程,背书显然忙不过来了。于是更加用心的背书,除了语文知识外,英语和政治更需要背诵。不过,那个时候的我们,在吃完两饭后,拿着当天的学习的知识,约两三个同学,坐在小河边亦或爬上学校周边的山顶,只为寻找一处静谧地供自己安静背书。那时候,凡是学校周边,到处是同学们背书的身影,似乎通往学校的每一条路,都散发着背书的芬芳。到现在为止,记忆最为深刻的是在背诵《狼》这一课的时候,总是背会了又忘,反反复复,到最后连自己也搞不清楚了。
庆幸的是,那个时候的语文老师第一次告诉我背书是有规律的,而人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所以老师告诉我,背诵东西的时候,要根据规律来。直到后来到了师范院校学习心理学时,才知道这个规律叫做遗忘曲线,是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遗忘的发展规律就是"先快后慢",尽管那个时候不知道这个规律的名称,但我已经可以熟练的应运在背书中了,让我受益匪浅。
后来,当我利用老师教给的背诵方法时,果然不但记得多了,而且记忆更加深刻。那时候的我仅仅只有十四岁,对于这个规律屡试不爽,因此,学习上,基本还是依靠背诵,好在那时候,正处在记忆的黄金阶段,对于一些经典篇章自然倒背如流。
进入高中后,对于众多科目的学习,背诵显然已经不成为最好的学习方法,但对于知识性强的科目比如政治依然需要背诵。记得在一次模拟考试中,老师为了考查大家对高三整本政治书内容的掌握情况,竟然出了一道梳理全书知识点的试题,我是获得为数不多的满分者之一,因为靠着一路背诵过关斩将,自然也就选择了学习文科。
进入大学后,如果说大多数同学基本脱离了背书,背书依然成为我至关重要的学习法宝。因为记忆好,在学期考试一些课程成绩自然也就成了年级前茅,倘若遇到比较难理解的科目时,大多数学生对于这门课程无法下手,我的解决办法依然是背书,自然也就能应付考试。因为凭着背书的功夫,大学时期每门课程几乎都名列前茅。
参加工作后,原本以为就要脱离背书的日子了,没想到又疯狂地喜欢上了传统经典文化。觉得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只有私藏于大脑中,才算是不辜负,于是在而立之后,重新拾起书本开始背书历程。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原本以为自己早已进入了记忆退化阶段,没想到在背诵经典的过程中,竟然是对记忆力衰退的拯救。不过,这个时期,记忆并不是以背诵为主,而是一边理解,一边背书,在经典达到数百遍的时候,自然也就达到了熟能成诵的目的,于是渐渐地把背书转变为一种生活方式。
现在,每当同龄人在感慨记忆力衰退的时候,心里不免又生发出一丝窃喜,因为我的记忆力不但没有衰退,而且大有恢复之势,于是在即将走向不惑之年越发地爱上了背书。
有人说,背书的日子是枯燥无聊的,而我认为背书乐在其中,那些装在记忆中的东西,无一不是是对岁月的装饰。如果不是时间限制,我宁愿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背书中度过,因为背书是对岁月的另一种铭记。
如今,每当提起“背书”,那一段一段的青葱岁月,便在记忆中一幕幕浮现。
2021年3月25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