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年轻的时候自视甚高,也看不起应试教育,甚至干脆扔下书本,过起了东游西荡的日子。
到27岁那年(在宋代那至少相当于现在的37岁了),终于想通了,如果不能一辈子一事无成,就必须硬着头皮去参加科举考试。
但命运真会捉弄人,苦读一年之后的苏洵遗憾地落榜。再过8年,37岁的苏洵仍然落榜。
这一年,苏轼10岁、苏辙8岁了。按照一般的家长,到这个地步,都会把未完成的心愿强加给孩子身上了。但苏洵不太一样,他并没有完全放弃自己,而是调整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既然考试不成,那就不为考试而读书了,干脆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吧,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写文章。
于是苏洵烧掉了之前写过的所有文章,关起家门,整天读书、思考、写作,他的妻子承担起了一切家务,还卖掉了首饰来补贴家用。而两个儿子就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耳濡目染,渐渐长大。
读书一旦摆脱了功利性,眼界就会开阔起来,偏见就会弱化,理解也会更加深刻。苏家父子就在这样的氛围之下博览群书,既读考试要用到的经典教材,也读考试用不到的闲书,用力最深的就是历史书。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老父亲苏洵从来不担心他们读书不努力,因为这两孩子最好的爱好就是读书,完全不需要家长督促。
宋仁宗嘉佑2年(即1057年),苏洵父子3人第一次进京赶考。苏轼、苏辙双中进士。在判卷的时候,因为是糊名制,当时的考官欧阳修看到苏轼的文章以为是自己学生曾巩的,如果定为第一名,怕别人说闲话,权衡再三,让其屈居第二名。
这一年,苏轼20岁,苏辙18岁。两兄弟同时金榜题名,苏洵在把两儿子培养成双星的同时,自己也变成了人人追棒的文章泰斗。
教育子女,最好的办法不是拿一套自己认可的,却连自己也做不到的东西灌输给子女,而是做好自己,把自己活成子女的表率。因为,最核心的学习能力不是听懂道理然后付诸实践,而仅仅是最单纯的模仿。
苏洵在人生失意之际没有把希望强加在俩儿子身上,而是自己发愤读起书来,人在越年少,模仿能力就越强,所以俩儿子早早就培养了学习的兴趣。身教大于言传,在这里得到最佳的诠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