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子经文出处:
《增一阿含经》卷一序品:“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增一阿含一曰:‘时大迦叶问阿难曰:增一阿含乃能出三十七道品之教,乃诸法皆由此生。
阿难报言:如是如是,(中略)增一阿含一偈之中,便出三十七品及诸法。
迦叶问言:何等偈中出生三十七品及诸法?
时尊者阿难便说是偈: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北本涅盘经十四曰:‘何等名为伽陀经?除修多罗及诸戒律,其余有说四句之偈,所谓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智度论十八曰:‘随相门者,如佛说偈: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法华玄义四之一曰:‘戒经云: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诸恶即七支过罪,轻重非违,五部律明其相,如是等戒所防止。诸善者善三业若散若静,前后方便,支林功德,悉是清升,故称为善。
自净其意者,即是破诸邪倒,了知世间出世间因果正助法门,能消除心垢,净诸瑕秽,岂过于慧,佛法旷海,此三摄尽。’
注解:
1、诸恶莫作:
诸恶莫作,什么是恶?恶者,五逆、十恶行。
五逆者:
一者:杀父,包括打骂、轻蔑父亲;
二者:杀母,包括打骂、轻辱母亲;
三者:杀阿罗汉,即出世间圣人,包括志求出世解脱的实践者以及以各种善巧教义教导人们远离罪恶者的世间圣贤;四者出佛身血,包括破坏佛像、塔寺,败坏正法;
五者:破和合僧,即离间分裂和睦的共住僧团。
十恶行:一者杀生,二者偷盗,三者邪淫,四者恶口,五者两舌,六者妄语,七者猗语,八者贪,九者瞋,十者痴。
2、众善奉行:
善者,十善,在此可归纳为五大方面。
一者:孝敬父母、尊重生命、恩仁不杀。善心之人自然地对生命富有本能的呵护与同情心,虽然自他有别是人之常情,但能平等地尊重和对待一切有情生命、或能自他平等地对待同事同胞、做到不打骂、侮辱他人,尤其是父母,十恩尚且未报万一,怎么可以轻辱、嫌弃?只要是由人所生养的都应读读《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子不教、父之过!”为人父母,不仅仅在肉体上“传宗接代”,更重要的是人类道德品质之传递。人的生命来之不易,其他生命也有他们的艰难,动物的苦多于人类,救生、放生也是我们尊重生命的表现。
二者:正洁不染、透析不痴。正直之人不染他妻,能洁身自好、清净善处,不贪外缠缚、不作夫妻以外的邪淫俗染,能相互尊重自他情感、温存体贴。万恶淫为首,社会风气就坏在“邪、外”的淫念、淫欲、淫声和淫行下。若遇外邪逆境,能保持正念、明智、透视情色危害,洁身不染的,将对保持和改善社会风气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
三者:节俭不盗、远离贪婪。善行者是反对铺张浪费、节俭勤劳、珍惜资源和自身福报的;同时,也是尊重他人财物的。不盗,即不给予不自取,心灵上不贪婪、不悭吝,行为上不损公损他。干部伉俪则要注意避免公款吃喝和贿赂。尤其是贿赂,那是犯大盗戒的。妻贤则夫节,要让丈夫不堕落,做妻子的要贤明不骄、不受贿、也不宠使丈夫受贿。
四者:性和不欺,不嗔怒、不恶口、不搬弄是非、不狂妄、不说谎。即:性情调柔、诚实和善,不张口骂人、闭口恼怒,乃至不说对生活和工作不利的话语,这是提升人格品位内敛外显的途径。五者志明不乱。即使不提倡胸怀大志,但遇到事情、处理事情理应主次、轻重、缓急分明,神智明辨,不受种种惑恼之所感动。包括不吸毒、不抽烟、不酗酒等等自他伤害的行为。
3、自净其意:
这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也是对家庭、社会尽心尽意之所在。
一者:知恩报恩。恩者,包括父母恩、国土恩、师导恩以及亲友同事恩。有言道:“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生活在世上,每时每刻所受的恩——无论是父母恩,还是国土恩、师导恩乃至亲友同事恩,何止“滴水”?我们实应如理思维:如饮食时,当思食物来之不易,从种植、管理、收割、储藏、运输、加工、制作等等环节,凝集了多少智慧、多少汗水、多少辛劳,我们受用时应心怀惭愧、具报恩之心才是。
二者:遵守戒法。从历史上看现实,公民中有三种人:一是能自觉遵守法律、戒规者,二是万一触犯了、能知错能忏悔者,三是愚昧无知、不知忏悔,总想逃避法律制裁、或无视戒规者,这也是对自己最不负责任的颠倒人。自净其意者,即时时以五戒十善,考量自己的言行,在意识上即祛恶从善,以为治本清源。万一因缘不具足触犯了法律法规或戒律寺规,也能知错、能忏悔。如此,必能远离恶意恶行,从小善、趋向善心善行圆满(这里通常有个误会,一提五戒十善,就认为是佛教徒的事儿;其实,这应该是最基本的人性或人格规范。要是全社会能够加以提倡,那将造就一个快乐美妙的世界)。
三者:承担义务。善行者总是任劳任怨地承担着维持家庭安定、和谐以及教育子女等后进晚学的义务,并能急人之所急,以对工作、事业、生活负责的精神、相互依靠和支持,尤其重视自己的善良承诺、并尽心尽力地去实行。
四者:关爱环境,环境是健康生活的基础和前提,自觉地关爱并保护好家庭环境、工作环境和公众环境,也是对境修持的好机会,心净则国土净、土净则意净。
4、是诸佛教:
这就是佛教。
佛教所有宗门教派,都以见性为主,内心求法。故彻悟大师云:一切法门,明心惟要,一切行门,净心惟要。
所以佛教的主要是去除妄想分别执着!也就是说要求自己的这颗心,才是真正的佛教,诸指的是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明心见性。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修行的基础。善虽非道而近于道,故要戒恶修善。
在此基础上自净其意,在心性上下功夫修行,这就是佛陀对我们的教诲。
禅门公案:
白居易与鸟巢禅师
白居易出守杭州,谒鸟巢禅师,问曰:“禅师住处甚危险。”师曰:“太守危险尤甚!”白曰:“弟子位镇江山,何险之有?”师曰:“薪火相交,识性不停,得非险乎?”又问:“如何是佛法大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曰:“三岁孩儿也解那么道。”师曰:“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白作礼而退。
〔公案出处〕《五灯会元》卷二;《联灯会要》卷二;《佛祖历代通载》卷十六;《景德传灯录》卷四。
注释:
唐代有一位连法名也不用的禅师,修行很是特别,他不住寺庙,也不住水边林下的庵棚,而是在松枝茂密秦望山的一颗大树上,搭了一个像鸟窝的蓬子,不论刮风下雨,都住在其中,人称“鸟巢禅师”。
唐元和(806-820年)年间,已满头白发的白居易,出任杭州太守,听到了鸟巢禅师之名,于是前去拜访。
白居易仰观禅师在树上摇摇欲坠,迷惑地说:“师父,您这么一把年纪了,呆在树上既不方便又很危险,还是下来,回到寺庙去吧!”
鸟巢禅师在树上说:“太守大人,你的官职这么高了,泡在官场里更是危险了,还是进入佛门吧!”
白居易说:“弟子身为一州太守,位镇江山,何险之有?”
鸟巢禅师说:“你身居官场,官场中的荣辱得失、利害是非太多。加上这个充满危机的社会,如同熊熊的大火,会无情焚毁一切的。你在其中或得意于青云,或失意于穷途。得意则忘形,失意则生怨,难免党同伐异,怨恨憎恚,喜怒哀乐,机心算计。这种种情况,烦恼哪有稍息之时呢?这样又苦又累,怎么会不岌岌可危呢?”
白居易听了肃然起敬,问:“照师父这么说,吾应皈依佛门以求解脱。但我自小学佛,几十年来,还没有入门之处,请师父指教:‘什么是佛法大意?’”
鸟巢禅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不觉笑了,说:“这不过是三岁孩童都会说的道理,何必用来教训我这个老头子呢!”
鸟巢禅师说:“这的确是三岁孩童都会说的,可惜许多八十老翁也没有做到啊!”
这话如一盆冷水,从头到脚地倾了下来。
白居易心中一凛,“是啊,知道的未必行到,行到的未必达到。我学佛多年,满腹经纶,自己又身体力行了多少呢?现在还不得心安,功用又在什么地方呢?”
白居易诚恳地向鸟巢禅师致谢,然后打道回府,继续用功。从此以后,他不仅持斋守戒,还大力倡导放生,以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普度众生。
鸟巢禅师的这一席话,对现代的我们,同样是值得深思的。人生的道理有许多是通晓易懂的,但总是将它视为老生常谈而忽略掉了,当然更不用说去实践了。其实许多看似复杂的人生苦恼,其解决关键只是在一个很简明的理念或行动上而已。
现代人们为了寻求心灵问题的解决,所求助的渠道愈来愈复杂,在学术上也衍出愈来愈多的理论,但人们的烦恼没有减少,却似乎愈来愈多。在人们炫惑于许多外在多样化的理论和方法时,却忘记了内在心灵的省思与体悟;沉迷于速效的暂时舒解,却缺乏无怨无尤的亲身力行。
禅的智慧看似深奥难求,非有相当的修为与体悟而不能为。但却也是相当容易,只要肯去在生活上少一些偏执,多一分豁达,而且有一点愿意去体会与实践的心。你即使没有前代高僧慧者的智性,也一样可以同他们一般体会到禅的境界。
每日一参:
佛说:为什么不可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