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年,我正在开会时,突然接到了妈妈的电话。
我妈是个心思细腻的人,知道我们忙,从来不会白天给我们打电话。
所以按下接听键时,我的手心都是颤抖的。
电话那头的妈妈,已经哭成了泪人,只是絮叨的告诉我,早上爸爸还好好的给她去买早饭,可刚打开门,人就突然摔倒在了地上。
她把爸爸送去医院后,才想起通知我。
我是老幺又是女儿,而且离家最近,所以父母最依赖的也是我。
挂断电话,我吸了口气冷静下来,现在不是我慌的时候,事到临头,我必须要当家里的主心骨。
我迅速给两个哥哥留言,让他们看到后立刻回复,然后请假回家。
从市里到老家两个小时的路程,硬生生被我压缩到了一个半小时。
一路上我的眼泪都在狂飙,表面再镇静,可我心里真的好怕。
我爸才60岁啊,连一根白头发都没有,年前一家人还为他庆祝了生日,欢乐的场面还在眼前,怎么就突然病倒了?
然而等我到了医院,一切都已失去了控制。
2
我爸被医生宣布为脑梗,始终处于昏迷的状态,只剩一口气吊着了。
我妈则一直握着他的手,除了上厕所外,寸步不离。
气若游丝的爸爸,与痛苦绝望的妈妈,活生生发生在我面前,再没有比这更残忍的画面了。
我强装乐观的安慰我妈,但其实我们都知道,我爸是在等两个儿子。
哥哥们来得很快,亲朋好友挤满了一屋,失去的恐惧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底。
神奇的是,这时爸爸睁开了双眼。
他缓慢而艰难的对视了每个人,最后把目光定在了妈妈的身上。
那个眼神我终生难忘,里面有不舍,有牵挂,有留恋,还有数不尽的柔情和遗憾。
妈妈紧抓住他,千言万语,却又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挣扎了好一会,爸爸用最后一口气,对我们三个说了最后的遗言:
“照顾好妈妈,照顾好我们的家”
然后他的手,从妈妈手里滑了出去。
我们放声大哭,妈妈却像傻了一样,只是怔怔地发呆。
整个丧期,我妈都是这样的状态。
精神好一些的时候,她就坐在堂屋门口,目不斜视地盯着大门口,等待那个熟悉却再也不会回来的身影。
似在追忆,又像希冀。
我们兄妹三人面面相觑,谁也不忍唤醒她。
毕竟在她的一生,我爸就是她的铠甲与英雄。
他是她谁都无法代替的另一半啊。
3
我爸与我妈的故事,开始得非常罗曼蒂克。
他们都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吃饱都困难的大家庭之中。
我妈作为女孩子逆来顺受,认命地早早辍学,去地里挣工分过活。
我爸是爷爷最小的儿子,即使全家吃不饱,也会给我爸多添一口。
因此我爸从小脑子就特别灵光,在那个大家只会干活的年代,他已经早早闻到了商机。
刚满18岁,他就跟着小伙伴到深圳倒卖二手物品,别说,那些遍布大城市的物件,到了农村就成了稀罕品。
我爸因此赚了人生第一桶金,让全家吃饱了饭。
这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壮举,也让爷爷家的门槛都要被媒婆踏平了。
可不知道怎么的,那些姑娘都没入我爸的眼。
奶奶揪着我爸的耳朵问他,到底想找什么样的,难道十里八乡的都配不上他?
我爸嘿嘿地笑,说他要找有感觉的姑娘。
有感觉是什么感觉?奶奶生气地问。
我爸却说不出个理所然,只是胡说一通敷衍了过去。
他自己也没想到,半年之后,竟然真的碰到了那个有感觉的人。
4
那是一个逢集的日子,刚刚脱去了棉衣,可以畅快的享受春天的爱抚。
对于四里八乡的人来说,都是一个至高无上的盛会。
我爸穿着白衬衣,头发梳得光溜,也跑到集上凑热闹。
快到集市的时候,看到旁边有一片桃林,我爸刚好口渴了,就想进去摘点桃子解渴。
结果桃子没吃上,就看到一个扎着两个辫子的姑娘,正与旁边的姐妹嬉闹。
桃子还未成熟,桃花却开得旺盛。
我爸看着面前眼睛大大的女孩,和像苹果般红艳的脸蛋,突然间就动心了。
用我爸后来的话说,她蹦跶的每一下,都刚好蹦跶到了他的心里。
我总会精准打击他,少说那些冠冕堂皇的话,还不是我妈好看?
我爸倒也大方地承认,然后就是酸掉牙的土味情话,比万里桃花还要美!
总之,我爸对桃花下的我妈一见钟情,我妈就不知道了,但我爸形容她当时脸比桃子还要红。
想必她也看上我爸了吧,毕竟我爸很会打扮,在当时是时髦又精神的小伙了。
我爸偷摸打听我妈家住址后,第二天,奶奶就派媒人上了门。
那年年底,我妈成了我爸的新娘。
5
大家庭里是非多,虽然爷爷奶奶都很公正,甚至还偏疼我爸一些。
但妯娌婆媳间矛盾不断,几个伯母嫉妒我妈获得的宠爱,就不断挑事。
我爸不想让我妈为难,就主动分了家。
他们只分到一个小院子和三间毛坯房,可却开心得像个孩子。
往后的日子里,没有父母的庇佑,只有自己往前冲了。
可只要跟着我爸,我妈就信心满满。
后面的几年,我妈生下两儿一女,我爸则不断往深圳跑,靠着买卖的差价赚钱。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爸爸的生意渐渐做不下去了。
这时我爸拿着手里仅有的存折,做出了人生中最大胆的一个决定。
全家搬迁到县城做生意!
爷爷听到后暴跳如雷,骂他连家都不要了,就是不想给他养老送终。
虽然只是县城,但只能步行,老人家走上一天都到不了,而且还要爬过两座山,对于爷爷来说,就是千山万水了。
伯父伯母也酸言酸语,怀疑爷爷把棺材本都给了我爸,骂我爸就是喂不饱的白眼狼。
可我爸还是义无反顾的去了,因为他更要为自己的小家负责,他不仅要赚到钱,还希望孩子们在更好的环境中学习。
他也希望我妈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不用再在黄土过日月。
不得不说我爸高瞻远瞩,我们兄妹都因此改变了命运!
6
到了县城以后,我爸在远郊租了一套房子。
虽然每天都要走很远的路上学,可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我们也迎来了人生中第一次蜕变。
那时候,我爸捣鼓着生意,我妈就安心照顾着家。
等我爸租下一家门店后,我妈就每天雷打不动的给他送饭。
我爸心疼我妈,第一个月挣到钱后,就给我妈买了辆自行车,从此我妈跑店里更勤了。
现在想想,他们那时候挺不容易的,举目无亲、举步维艰。
他们有的就只有彼此了,靠着坚定的信念扶持着对方走下去。
我们最喜欢晚饭时间,我爸从店里回来,我妈总是尽可能的做着丰富的晚饭,让我们饱餐一顿。
爸爸讲着店里发生的趣事,我们争先恐后讲述学校的见闻,我妈则心满意足地看着我们。
院里的知了忘情地叫着,和煦的晚风吹来,每一刻都是难以复制的好时光。
我6岁那年,我爸在县中心买下了一套房,全家兴高采烈地去看时,他蒙住了妈妈的眼睛。
直到打开院门他才松开。
原来他在院子里种下了一棵桃树,树枝已经发芽,在阳光下显得生机勃勃。
我妈笑出了眼泪,认真的对我爸说,我就知道跟着你有好日子过。
我爸什么都没说,只是骄傲地牵起妈妈的手,在我们面前撒起了狗粮。
那是1990年的春天,我们家已经过上了不敢想象的好日子。
7
我们家日子过好了,有人却眼馋了。
比如大伯母二伯母,就死缠烂打地把伯父们赶来城里。
要么借钱给他们,要么教他们做生意。
这是他们在我家门口蹲了半天后,给我爸开出的条件。
我爸知道,这不是哥哥们的初衷,更多的都是无奈。
他也知道,他们都是老实人,根本不适合做生意。
于是一次次地把钱借给他们,不管是孩子上学,还是家里出事,从来没有含糊过他们。
可即便如此,伯母们也没说过我爸的好话,反而说他人精,不愿带哥哥做生意,或是说他被我妈拿住了,不敢给自家好处。
我爸妈对这些不胜其扰,但也从未出言解释,只能说公道自在人心吧。
爷爷奶奶干不动活了之后,被两个儿子连夜送到了我家,美其名曰让他们享福,实则嫌他们拖累。
爷爷奶奶当然也是心知肚明,但我们全家却是真心实意地欢迎他们。
早在买房之时,我们就几次三番的邀请他们,可他们舍不得老家,也想帮衬着两个儿子。
现在老了,却被迫离开了家乡,每次说出来,两个老人都老泪纵横。
幸好我妈蕙质兰心,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找到了几片空地。
从此家里桌上新鲜蔬菜不断,爷爷奶奶也找到了新的寄托。
我们则过上了,既有爷爷奶奶疼爱,又有爸爸妈妈陪伴的幸福生活。
8
现在想来,我们的童年和少年时期都过得非常快乐。
不管是在老家还是县城,父母总会为我们撑起一片踏实的天地,让我们有了正确的人生观。
两个哥哥一直成绩优异,相继考上了北京和上海的重点大学。
而我资质平平,压力到了我的身上后,我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
爸妈急得同样睡不着,他们一遍遍的安慰我,只要我尽力了,他们就不会怪我。
而且我是女儿,他们也不希望我跑得太远。
两个哥哥也写信劝我,天高任鸟飞,我只要做那只自由自在的鸟,学历绝不会成为我的桎梏。
在他们的安慰下,我渐渐放宽了心。
高三的时候我放手一博,最后奇迹般的考上了省城的二本师范院校。
爸妈很满意,这也是他们能为我想到的最好归宿了。
与此同时,他们又很伤感,这些年爷爷奶奶相继去世,我们三个又一个个上了大学,偌大的家里就只有他们两个了。
我们不在家,他们常常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走过,相互感叹着时光的流逝。
然后掐着时间算我们回家的时间,早早备下我们喜欢的饭菜。
我建议他们北京上海转转,然后再到省城看我。
他们满口答应,却总是不见成行。
我知道他们是想多赚些钱,以后给我们结婚用。
虽然我们都很争气,奖学金一个比一个高。
但父母还是想到了更远的地方。
9
后来大哥二哥接连结婚,嫂子们都是书香世家,爸妈乐得合不拢嘴。
随着孙辈的出生,爸妈又开始忙了起来。
有几年两人忙得分隔两地,一个带孙子一个带孙女,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相聚。
但不管在哪里,他们时刻保持着联系,从开始的QQ视频到微信聊天,他们都玩得非常顺畅。
我妈一遍遍的叮嘱我爸,衣服一定要手洗,平时要注意个人隐私,儿媳妇在的时候,就要麻利回自己房间。
两个老人的明事理,让儿媳妇都感动不已。
二嫂出生于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是靠自己多年的努力,才有了现在的家庭。
她常常感叹着告诉我,看到我爸妈的时候,就知道嫁给我哥准没有错。
事实证明,我爸确实是个最好的榜样。
就连我找老公,都是按照我爸的样子找的,所以他俩在一起的时候,基本就没我什么事了。
什么是臭味相投,看看他们就知道了。
等到孩子们上小学以后,大家不忍再让父母长期分居,就又想让他们在一起。
但他们哪都不愿意待,只想回县城。
那里是他们开始的地方,也是他们魂牵梦萦的家啊。
10
我爸最后的几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儿女们都很争气,孙辈们也渐渐长大了。
他们手里有了闲钱,终于可以坐在桃树下安静地喝茶了。
我妈有时会发朋友圈,两个人相对而坐,那种岁月静好的样子,每次看到我都会感觉眼睛犯酸。
每年桃子成熟的时候,他们都会不管快递价格,成箱的往我们家里寄。
每次都说,家里的才好吃。
我们在院子里装了监控,心烦意乱或是想家的时候,我都会打开监控。
看到家里父母的琐碎日常,与他们成双入对的身影,我心里就会变得平静。
那也是我能想象的,白头偕老的最好模样啊。
只可惜还没白了头,爸爸就先走了。
这是我们最大的遗憾。
但人总是要面对现实。
那天我们坐在院子里,商量着妈妈的去处。
我们都坚持让妈妈跟着自己,担心她无人照顾。
我妈则坚持留在老房子里,继续替我们守护着家。
我们争执了很久,最后妈妈说,我要陪着你们的爸爸。
只要我在,他就还在。
11
次年春天,妈妈拍下院里的桃花,发到了家庭群里,依然开得茂盛。
红彤彤粉艳艳的花朵,铺满了整个院子。
看起来稀松日常,却让我泪眼婆娑。
那天晚上,我梦了一夜爸爸,他与妈妈穿梭于桃树中,最后站定于一颗桃树前,但他们是年轻时的样子。
那么真实,又那么鲜活。
早上我是哭醒的,醒了以后就刺骨般的想家,想那个养育我们长大的小院子,倾注了父母一生心血的家。
快到家的时候,我远远看到母亲一个人坐在门前,显得那么孤单与落寞。
她的背后是成片的桃花,那是爸爸生前种下的,现在它们是妈妈最大的寄托了。
它们将陪着她,一直到老。
妈妈一个人,面对满院的桃花,内心是一直怀念爸爸的吧。
目之所及,皆是过往。
那个爱了一生的人啊,就在自己的心里。
只要在心里,又何惧远方?
这就是我的父母爱情。
他们用40年的时间告诉我们,一生一世的爱情是存在的,也必将是不朽的。
满院摇曳的桃花,都是他们的见证。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木每讲故事
木每讲故事:聚焦情感故事,书写百味人生,每个独立的个体,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