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网上有一个关于马云的段子火了好一阵:
杭州峰会开会的间隙,马云对秘书说:“中午帮我买个肯德基。”五分钟后,秘书回来说:“买好了,一共4.6亿,请您签字。”
且不判断此事的真假,单单是看马云的身价,他要真的任性起来,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就好比曾经一度被王健林“挣它一个亿”的“小目标”刷了屏。
在大部分人眼里,“一个亿”不仅不是小目标,更是一个终身都不可能实现的大目标,可是如果这话出自坐拥千亿资产的王健林之口,突然就有了一种遥不可及的合理性。
看来,只要你自身够强大,那自然有了任性的底气。
比尔在《谷歌方法》中所描述的约翰,从某种角度看,也是个任性之人。
比尔和约翰第一次滑雪时,当比尔刚刚从山顶滑下来,等着凯文教他们滑雪的技巧时,约翰却径直向山下滑去,他既不知道怎么停下,也不会转向,最终不仅以摔倒结束,而且滑雪板、雪杖以及整个人都飞了出去。
这就是约翰,他胆大积极,富有激情又雄心勃勃,哪怕一无所知,也不影响他随心所欲地滑雪。
约翰想给比尔演示他新完成的程序,大老远将一台大型服务器搬到德克萨斯,甚至没有考虑打算用这个演示程序来做什么。
这就是约翰,他自信随性,只是为了让老友见识一下他创造出来的“超人一样的东西”,只是为了和老友分享一下他兴奋喜悦的心情。
2000年,全世界只有15%的电脑配置能运行约翰研发软件。
比尔提议“为什么不尝试开发一个它的网页版?这样所有人就都能使用它了。我知道它不会有像下载下来的软件应用程序一样快速且流畅的三维体验,但访问网页比让人安装软件要容易得多。”
但约翰拒绝了,他解释道“我不希望我们开发一个迁就现在的计算机的产品。我们希望开发一个能紧跟技术发展步伐的产品。”
这就是约翰,他目标明确,哪怕在市场上不占优势,也丝毫不会违背自己的初心,坚定而自信地预测着大家不可预见的未来。
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年“十大改革风云人物”之一的史玉柱决定在美丽的珠海盖一栋自己的大厦,可在他一次又一次和总理握手之后,这栋原本18层的房子嗖然间被拔高到70层,尽管当时他手里揣着的钱仅仅能为这栋楼打桩。
柳传志这样形容当时的史玉柱:“他意气风发,向我们请教,无非是表示一种谦虚的态度,所以没有必要和他多讲。而且他还很浮躁,我觉得他迟早会出大娄子。”
正是在这样的担忧和预言下,巨人大厦很快坍塌下来,史玉柱一夜之间负债2.5亿。
任性不是吹出来的,不是拍拍胸脯、拍拍脑门,就能为所欲为的,它要靠能力来铺路,靠实力去支撑。
相反,苏宁的创始人张近东,清醒的看到互联网的趋势不可阻挡,“任性”地坚持苏宁进行互联网转型。
五年的时间,为了坚守一个正确的方向、为了适应未来的趋势,他们一边默默耕耘、苦练内功,一边承受着销售徘徊、利润下降、用户吐槽、舆论诟病、投资者疑惑等外部诸多压力。最终,终于度过这一艰难历程,给所有传统零售企业树立了标杆。
正是这份“任性”让苏宁在宏观经济和消费市场增速放缓的情况下,破茧化蝶,迎来了黎明的曙光。
当你足够强大的时候,你可以任性得像个孩子,却不能在你一无所是的时候,像孩子一样任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