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黄帝内经32》水火相感,神志俱悲

《黄帝内经32》水火相感,神志俱悲

作者: 微光绮梦 | 来源:发表于2023-09-04 17:03 被阅读0次

    人哭泣的时候为什么眼泪鼻涕一起流?为什么有的人光哭不流泪?人为什么会迎风流泪?

    《黄帝内经.素问·解精微论》给出了详细而有趣的解释。

    雷公问黄帝:人哭泣的时候没有眼泪,或者有眼泪而少鼻涕,是什么原因?(公请问:哭泣而泪不出者,若出而少涕,其故何也?)

    黄帝说:人的心,是君主之官,是藏神的地方,心属火,火清则上光,窍开而光露,故无幽不照。肝窍于目者,肝木乃心火之母,肝藏魂,心藏神,魂犹半暗,神则全明。人的眼睛是神出入的地方,人高兴的时候,眼神发光,神彩飞扬,人失意的时候,眼神忧郁,暗淡无光。心动而神移,神移而色变,心里藏着眼睛却流露出来了,这并不是人所能控制得了的。

    所以人悲哀的时候就有眼泪流出,眼泪是由水生的,水有宗原,水之宗者,积水也,积水者,至阴也,至阴者,肾之精也。精主藏,水所以不出,是因为有精持守着,藏而不泄。

    水之精为志,火之精为神,肾藏志,心藏神,神以至阳而根发于肾,志者,阳神之祖气也。神与志,本是一气,水火相感,神志俱悲,是以目之水生也。故谚云,心悲名曰志悲,以志与心共凑于目也。是心志俱悲则神气传于心,精上传于志,志与心共凑于目,故泣出也。盖肾主五液,入肝为泪,肝木上生心火,开窍于目,肾液之得至于目者,由肝木而上达也。

    涕者,肺气熏蒸,脑液之所流溢也。脑者,肾阴所凝,髓之海也。肾主骨髓,髓者,骨之充也。脑髓为涕唾之源,哭泣悲哀,是水所由行,故脑渗为涕,自鼻而下。志者,骨之主也,主宰。志悲水流而涕从之者,其行类也。夫涕之与泣者,同属于肾,譬如人之兄弟,急则俱死,生则俱生,其志以神悲,为神所使。是以涕泣俱出而横行也。夫人涕泣俱出而相从者,所属之类同故也。

    泣不出者,是其哭不悲也,其不泣者,是其神不慈也,神不慈则志不悲,神志无慈悲之意,则阴阳相持,水液不得上溢,泣安能独来!夫志者,痛切哀惋,哀惋之极,则冲其阴液,泛衍而上。冲阴则志去于目,失其封藏之令,志去则神不守精,亦去于目。精神皆去于目,阴阳不复相持,液道开张,于是涕泣出也。且子独不念夫经言乎?经言有曰:厥则目无所见。生气通天论:大怒则形气绝而血郁于上,使人薄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夫人厥则阳气并于上,阴气并于下。阳并于上,则无微阴以济之,而火独光也。阴并于下,则无微阳以济之,而足寒,足寒则水泛土湿,乙木郁遏,而生胀满也。夫一水不胜五火,五火上炎,而无水精之内凝,则光散而明失矣,故目视盲。人之伤心痛哭而昏迷 "疾病:昏迷")厥冷者,正此义也。是以冲风泣下而不止者,以夫风之中于目也。皮毛敛闭,郁其经阳,阳气内守于精而生里热,是火气内燔于目中,亦阳并于上,五火独光之例也。热蒸泪流,故见风则泣下也。有以比之,夫疾风先生,乃能雨下,此之类也。

    还阐述了哭的时候眼泪多鼻涕少是什么情况?哭的时候没眼泪也没有鼻涕是什么情况?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够悲伤,假哭。小孩子哭的时候,那个眼泪鼻涕流得满脸都是,所以才说小孩子不会骗人,小孩子最天真。

    原来鼻涕是脑髓渗漏
    涕者,脑也,脑者,阴也,髓者,骨之充也,脑髓涕唾,哭泣悲哀,水所由行,故脑渗为涕。

    本篇经文主要讨论哭泣涕泪之病的病机。纯粹之至曰精,幽渺之极曰微。由于泪涕为机体的精微物质,泪涕所出的机制非常微奥,本篇内容主要是解释泪涕所以外渗机制的,故名"解精微"。

    素问·解精微论原文:
    黄帝在明堂,雷公请曰:臣授业,传之行教以经论,从容形法,阴阳刺灸,汤药所滋,行治有贤不肖,未必能十全。若先言悲哀喜怒,燥湿寒暑,阴阳妇女,请问其所以然者,卑贱富贵,人之形体,所从群下,通使临事以适道术,谨闻命矣。请问有毚愚仆漏之问,不在经者,欲闻其状。

    帝曰:大矣。

    公请问:哭泣而泪不出者,若出而少涕,其故何也?

    帝曰:在经有也。

    复问:不知水所从生,涕所出也。

    帝曰:若问此者,无益于治也,工之所知,道之所生也。

    夫心者,五藏之专精也,目者,其窍也,华色者,其荣也,是以人有德也,则气和于目,有亡,忧知于色。是以悲哀则泣下,泣下水所由生。水宗者,积水也,积水者,至阴也,至阴者,肾之精也。宗精之水所以不出者,是精持之也。辅者裹之,故水不行也。夫水之精为志,火之精为神,水火相感,神志俱悲,是以目之水生也。故谚言曰:心悲名曰志悲,志与心精共凑于目也。是以俱悲则神气传于心,精上不传于志,而志独悲,故泣出也。泣涕者,脑也,脑者,阴也,髓者,骨之充也,故脑渗为涕。志者骨之主也,是以水流而涕从之者,其行类也。夫涕之与泣者,譬如人之兄弟,急则俱死,生则俱生,其志以神悲,是以涕泣俱出而横行也。夫人涕泣俱出而相从者,所属之类也。

    雷公曰:大矣。请问人哭泣而泪不出者,若出而少,涕不从之何也?

    帝曰:夫泣不出者,哭不悲也。不泣者,神不慈也。神不慈则志不悲,阴阳相持,泣安能独来。夫志悲者惋,惋则冲阴,冲阴则志去目,志去则神不守精,精神去目,涕泣出也。 且子独不诵不念夫经言乎,厥则目无所见。夫人厥则阳气并于上,阴气并于下。阳并于上,则火独光也;阴并于下则足寒,足寒则胀也。夫一水不胜五火,故目盲。是以冲风,泣下而不止。夫风之中目也,阳气内守于精,是火气燔目,故见风则泣下也。有以比之,夫火疾风生乃能雨,此之类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帝内经32》水火相感,神志俱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nnq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