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方便和同行的人更加方便地进行交流和学习,自己加了很多外地的QQ群。大部分时间,自己是潜水状态,坐看群内前辈后辈唾沫星儿横飞地你来我往,很小一部分时间,自己也插几句或者逮住一个人私聊。
前几天,忙完手头工作的自己,和群里一位较生疏的面孔开启了私聊模式。
由于同是小型公司,大家在起初并未觉得有什么鸿沟存在,甚至交流愉快,尤其是在吐槽“打杂”这个特殊角色的时候,双方均是不吐不快的状态。
我来公司的时候,,很多人辞职,我是什么都需要干呀,文案是我,策划是我,执行是我,平面也是我——对方疯狂吐槽
![](https://img.haomeiwen.com/i513993/aa7dcbd002f0d91d.gif)
我也是,,文案兼活动执行,有时顺手做起海报。这是我之前做过的还能拿出手的一些东西,你看看,给些建议——我也跟上对方的节奏开始吐槽,顺便附带旧作,以供深度交流。
这些是你做的呀,似乎不太专业呀——对方开始挑剔起来
毕竟不是专业的,只是想着尽快把东西给落地。你以前做过的,也拿来分享一下呗——面对只挑剔却不给具体建议的对方,自己真的是想看一看作品。
我呀,其实也没怎么做了,就是修修补补,偶尔用个模板解决一下——对方开始面露窘态。
而接下来,便是关于所谓创新思路和行业前景、发展战略的“高大上”话题的引入了。我没有接着话题进行展开,只是礼貌性地附和。
个人觉得,作为一个入行不久的新人,自己充当的更多是执行的角色,更快、更有效地去执行纸上的方案才是重中之重。至于战略,偶尔听几耳朵,了解方向,便已足够。
大处着眼固然重要,细节着手才更符合基层工作人员的角色定位。
以前,我也喜欢形而上的侃侃而谈,觉得很是快意。然而,到了活动现场,面对来来往往的陌生面孔和满地狼藉的各种物料、搭建设施,却大脑空白、一脸懵逼。
知易行难,道理大家都懂,执行起来往往面面相觑。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老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说过这句至理名言。而今天,越来越浮躁的我们却早已将其抛之脑后,还假装勤奋地纸上谈兵。
![](https://img.haomeiwen.com/i513993/a7c7bfc92c2d621d.jpg)
网友评论